前程無憂日前發布《2023職場年終獎調查》(以下簡稱年終獎調查),顯示,八成人明確有年終獎,但是三分之一的人春節前拿不到。雇主在年終獎發放上平衡好企業利益與員工預期愈發困難,在年終獎的構成設計上日趨保守。盡管多數人的擇業變得愈加謹慎,但仍將年終獎視為證明企業當下和未來發展信心的重要佐證。
年終獎調查 在2024年1月下旬開展,為期五天,收到2478位職場人的完整反饋。其中,工作資歷在5年以下的受訪者占50.9%,5~8年的占30.8%。近9成來自雇員規模在2000人以下的中小微型企業。
八成人明確有年終獎,但是三分之一的人節前拿不到
臨近年關,職場人的最大期待莫過于“揣著年終獎回家過大年”。年終獎調查顯示,78.6%的受訪者明確其所在公司會發放年終獎,但是超過三分之一的人(33.6%)表示年終獎要在節后才能拿到。這不僅意味著6成受訪者無法實現“揣著年終獎回家過大年”,也意味著若在節后的春招旺季進行跳槽,還有年終獎“被犧牲”的風險。另有16.5%的明確表示年終獎被“跳票”。
在已拿到年終獎的受訪者(1039人)中,50.3%的人表示年終獎金額高于2022年,但金額的年同比增長多數源自于2022年的低基數。相比之下,在尚未拿到但明確會有年終獎的受訪職場人(33.6%)中,僅有27.4%的預期年終獎金額高于上一年。
雇主經營狀況越透明,年終獎發放比例越高
年終獎調查發現,53.8%的受訪者說,其雇主向員工們公開了公司的2023年經營狀況。有意思的是,這些雇主中大多數(63.0%)已經向員工發放了年終獎。相比之下,在“不知道有沒有年終獎”和“沒有年終獎”的受訪者中,雇主不告知員工企業經營情況的比例分別68.1%和62.4%。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表示,前程無憂調研發現“情緒正在成為第一生產力”,有效的雙向溝通機制可以激勵員工實現企業的經營與績效目標,吸引與沉淀下一批核心骨干,達到傳遞價值觀,沉淀溝通文化基石的目的。但當下,雇主與員工間的溝通缺失不僅可能造成人員管理成本的增加,還會增加員工間的競爭性,產生或強化雇傭關系中的敵對情緒,造成優秀人才的流失。
過半的人對“在2024年加薪”持有樂觀預期
年終獎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對“在2024年加薪”感到樂觀,這一數據低于2023年(72.0%)和2022年(80.8%)同期的調查數據,但與2021年同期(54%)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對于2024年能否加薪不予表態的人數占比達到歷年最低 (13.3%)。有30.6%的受訪者預計2024年不會加薪。
會計和律師專業服務領域的受訪者加薪預期最多,緊隨其后的是半導體和高科技行業的受訪者,這幾類行業在近年來展現出對于專業技術人才的持續招聘熱情,但同時又處于多輪人才急缺和雇員結構調整的反復中,伴隨AI技術的加大滲透,從業者的加薪預期更高。值得關注是,金融行業中的受訪者中,超過七成認為2024會加薪,但是多家機構的薪酬報告預測2024金融行業會降薪3%以內。
從資歷角度來看,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受訪者中,只有33.9%的認為會在2024年得到加薪,45.2%的人表示今年不會加薪。這一方面,是因為年資較高的群體大多處于企業的中層架構中,薪酬水平相對較高;另一方面,處于35歲以上的他們也是最缺乏工作安全感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