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股市保證金交易膨脹存風險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道 外媒稱,在中國,以股票作抵押來貸款炒股的“保證金交易”急劇擴大。其特征是即使手頭不寬裕也可以進行大筆股票投資。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5月21日報道,在中國,以股票作抵押來貸款炒股的“保證金交易”急劇擴大。其特征是即使手頭不寬裕也可以進行大筆股票投資。滬市股價去年一年間實現翻倍,成為推動投資的原動力。但是保證金交易膨脹也導致市場的波動幅度擴大,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持續上揚的中國股市蘊含巨大風險。
中國的主要股價指標上證綜指20日連續第二天上漲,一度重新站上4500點的心理關口。雖然因國家制度不同而難以進行簡單比較,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市場(滬深兩市)的保證金交易額在19日已經達到19678億元人民幣,增至去年同期的5倍,相當于日本市場保證金交易額的約13倍。
從保證金交易額占總市值的比例來看,中國股市為3.5%,對沖基金較多的美國紐約股市為2.4%,日本股市為0.5%,中國大大超過美日,很明顯,保證金交易已成為拉升中國股市的主力。
全球范圍的量化寬松政策令證券公司籌集資金的成本下降,對保證金交易而言如同一股東風。在中國,中國人民銀行為了支撐下滑的經濟而不斷降息,但充足的資金沒有流回實體經濟,而是通過保證金交易集中到了股市。
證券公司也打算擴大保證金交易業務。因為貸款給投資者的利息收入成為一大收益來源。各公司紛紛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和增資募股來擴充資本,提高貸出能力。
在中國證券公司中總資產名列第四的華泰證券18日宣布了在香港上市的計劃。集資額最多將達到347億港元(約合274億元人民幣),創今年香港市場IPO最高紀錄。增資的60%將用于保證金交易貸款。華泰證券公司副總裁姜健指出:“必須對急速擴大的保證金交易進行相應的風險管理。”
保證金交易擴大帶來的一大風險是股價波動幅度擴大。投資者利用這一杠桿時,將把持有的股票抵押給證券公司來貸款。一旦抵押的股票價格下跌,投資者就必須追加股票或者償還貸款。
因此在股價暴跌時,投資者為了確保償還資金將不得不拋售股票,這將加速股價下跌。這是造成今年1月下旬上證綜指一天之內暴跌7.7%的主要原因。
在保證金交易中證券公司貸給投資者的資金來自銀行貸款,所以如果證券公司破產,銀行將蒙受巨大損失。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公司12日警告說:“保證金交易擴大將導致股市對銀行信用度的影響增大?!?/p>
保證金交易在中國始于2010年3月。之前個人向銀行貸款來炒股的例子比較多,不屬于證監部門監管范疇。通過實施保證金交易,中國證監部門也開始整備信用交易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