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希爾:全球經濟增長形勢不容樂觀
據英國《金融時報》8月12日報道,美聯儲(Fed)副主席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 Fischer)指出,低迷的勞動參與率以及美國樓市復蘇乏力,是全球經濟增長令人失望的兩大原因。他表示這種狀況可能會長期持續。
費希爾的評論反映了人們對經濟的持續擔憂。正是這種擔憂令人們對如下問題的爭論愈發激烈:考慮到美國就業率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都十分強勁,美聯儲是否應該比預期更早地提高利率。
周一在斯德哥爾摩的一次講話中,費希爾表示:“這種令人失望的狀況及(對增長率的)向下修正為決策者帶來了首當其沖的根本性挑戰。除此以外,這些決策者還面臨著恢復增長——如果可能的話——所需解決的其他一系列問題。另外,由于根本性的供給因素的增長率較低,全球經濟的低迷狀況也可能反映了一種更偏向結構性問題的中長期趨勢。”
目前,美國就業崗位已連續第6個月增長超過20萬。不過勞動參與率(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依然令人失望,上個月只有62.9%。
費希爾表示,盡管勞動力供應量的減少反映了老齡化之類的人口變化,“令人吃驚的疲軟程度”可能更由于許多勞動力因喪失信心而不再找工作。
美聯儲最近披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相信,美國勞動力資源并未得到充分開發,還有更多提升空間。這可能會令該委員會等到勞動力市場狀況更加好轉之后才提升利率。
不過,美聯儲還面臨著改變這一計劃的一定壓力。費城聯邦儲備銀行(Philadelphia Fed)行長查爾斯?普洛舍(Charles Plosser)就曾在今年第一個對此提出異議。他表示,出于經濟發展狀況,他更支持收緊貨幣政策。兩周前,據美國政府的報告,美國第二季GDP增長率達到4%,這為這番表態提供了有力證據。
費希爾表示,房地產業也在繼續為復蘇帶來壓力——這番言論再現了此前美聯儲主席詹尼特?耶倫(Janet Yellen)的擔憂。他補充說,與此前幾次經濟衰退后,樓市業務出現強勁反彈不同,較為緊縮的信貸狀況令眼下的樓盤開工量欲振乏力。
而在美國之外,發達經濟體的復蘇一直“大大低于平均水平”。與此同時,新興市場的表現也大幅下滑——尤其是亞洲各國。費希爾表示,決策者面臨的挑戰是要將“周期性危機與結構性危機、臨時性危機與永久性危機”區別開來。
他補充說:“需求與供給因素很難分清楚,從而使貨幣政策決策者的工作尤為困難,因為這會增大評估美國產能未充分釋放程度的復雜性?!?/p>
費希爾表示,他相信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功。然而當美聯儲開始考慮那些會影響其資產負債表的未來舉措時,貨幣政策會變得更加復雜。
他表示,提升超額準備金利率應該在短期利率正?;^程中“起到核心作用”,而隔夜逆回購機制則有可能用來為貨幣市場利率設置下限。
費希爾表示:“利用以上工具及其他可能工具,我們將有能力提升利率,并在合適的時間內將它們維持在目標利率附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