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导航大全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级毛片,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AV一区二区

移動新媒體
中國搜索
首頁  >  財經   >  全球

金融經濟脫節:危險的“獨立”表現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金融漸成分道揚鑣之勢。不光金融市場和經濟增長脫節,金融資本和實體經濟供需、經濟復蘇和風險管控也彼此脫節。在全球經濟弱復蘇新常態下,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之間、發達國家之間以及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三種分化都在加劇。鑒于經濟基本面和而不同導致政策自然協同不復存在,不同國家經濟周期出現短期錯配,引致經濟目標的短期沖突。而各國內視性政策的流行勢必沖淡全球化氛圍,加大政策協同難度,進而給全局復蘇帶來深層壓力。

如果說危機留下了諸多教訓,那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任何貌似光鮮的“獨立”表現都是危險的。全球化是共生共榮的過程,經濟復蘇和金融發展理應亦步亦趨,危機時唇亡齒寒,危機后唇齒相依。但今年以來,全球經濟金融卻漸成分道揚鑣之勢。

金融經濟脫節:危險的“獨立”表現
 
圖為紐交所工作人員關注股票行情 東方IC 圖

自年初至7月24日,MSCI世界指數漲5.81%,MSCI新興市場指數漲7.48%,道瓊斯指數漲3.08%,標普500指數漲7.5%,納斯達克指數漲7.11%,STOXX歐洲50指數漲4.05%,德國DAX指數漲2.11%,法國CAC40漲1.87%,意大利股指 9.33%,西班牙IBEX35指數漲7.49%,葡萄牙PSI指數漲16.13%,烏克蘭股指漲40.58%,印度孟買股指漲23.42%,泰國股指漲18.9%,印尼雅加達指數漲19.38%;國際金價漲7.44%,銀價漲7.39%,WTI油價漲4.31%。盡管中國、日本等少部分股市呈現頹勢,但從國際市場大局看,上漲趨勢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也較為罕見。更不可思議的是,金融市場的繁榮幾乎找不到令人信服的支撐。

這種“漲無可依”的核心特征具體體現在基礎缺乏、穩定缺失、信念缺位三個方面。

實體經濟增長理應是市場繁榮的物質基礎,但全球經濟復蘇羸弱已體現在現況和前景兩個層次。就現況而言,美國經濟出現季度負增長,歐元區經濟不溫不火,多數國家經濟弱于預期。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前景不容樂觀,美國、歐元區、日本、韓國和巴西6月的制造業PMI就較去年底分別下降了2.12%、1.71%、6.7%、4.72%和3.56%,中國官方PMI在6月回升后也僅與去年底勉強持平。

政治經濟穩定理應是孕育市場繁榮的溫床,但政治經濟兩方面當下都表現出令人擔憂的不穩定性。作為2012年“多元化退潮”大背景下全球經濟復蘇最穩定的核心國家,美國經濟今年的運行跌宕起伏,不僅核心經濟增長數據巨幅下探,其他重要數據也波動劇烈、彼此矛盾,經濟體系運行中的噪音越來越大,趨勢演化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在烏克蘭危機和伊拉克危機呈雙重夾擊之下,全球地緣政治動蕩十分頻繁,國際政治博弈漸趨激烈,大國對抗火花四濺。

信念的自我兌現理應是金融市場運行的慣例,但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住市場內在的信念不足。金融市場并不存在全局性的信息不對稱,對今年以來波動性大幅降低的特征,市場人士均有廣泛認知,而且,從輿論走向,很多人也對這種低波動性后的趨勢演化充滿擔憂。市場幾乎形成了共識:當前的波瀾不驚只是暴風雨前的平靜,下半年的波動性趨強甚至突然變盤應是大概率事件。

有意思的是,這種看似缺乏支撐的市場繁榮并沒有像市場認為的那樣“突然死亡”。就像自去年以來市場一直認為美元要走強,但美元指數始終低位徘徊一樣,明顯有悖于基本面的市場繁榮到目前為止還在延續,美股甚至還在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金融經濟脫節:危險的“獨立”表現
 
資料圖

金融市場和經濟基本面的脫節,還只是比較容易發現的一種脫節模式。根據BIS(國際清算銀行)新發布的2014年度報告,全球經濟金融正在發生的脫節有三種模式:除了金融市場和經濟增長脫節,還有金融資本和實體經濟供需脫節與經濟復蘇和風險管控彼此脫節。金融是經濟的血脈,經濟擴張產生的資金融通需求才是貨幣供應增長的根本動力。危機后,全球先后經歷了三波貨幣寬松浪潮,但實體經濟投資增長卻十分緩慢。危機是金融風險集中爆發的結果,危機的根本化解需要金融風險的有效消融,雖然2010年以來全球經濟始終處于復蘇的大趨勢中,但金融體系并沒有在良好的環境中提升風險管控的效果,經濟復蘇在推進,全球債務風險和市場風險卻居高不下,甚至不降反升。

經濟金融脫節的核心原因在于兩個“被輕視”:一是結構調整被政策層所輕視,經濟復蘇對擴張性政策形成了較強的路徑依賴,全球經濟失衡有所緩解卻并未根本解決,增長模式該變未變,結構調整始終舉步維艱;二是風險被市場所輕視,既表現為市場風險偏好的增強,也表現為市場風險敏感度的下降,也就是說,市場敢于冒險,并不是因為看不到風險,而是對風險有些視若無睹,給風險支付的對價在下降,為風險做出行為調整的欲望在變淡。

兩種輕視是巨大的危險,脫離經濟基本面改善的金融繁榮,不僅不是利好,反而構成了對經濟穩健復蘇的重要威脅。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威脅正在全球范圍內悄然形成。首先,經濟金融的雙向支持作用不斷下降。一方面,擴張性政策、特別是寬松貨幣政策的政策空間越來越小,而在產出缺口縮小的背景下,寬松貨幣對經濟復蘇的邊際刺激效應也越來越弱,通脹效應逐步壓過產出效應,經濟復蘇依賴寬松貨幣的老路越走越窄;另一方面,金融市場的脫節式繁榮不僅沒能給實體經濟增長提供足夠的資金助力,反而一定程度上對實體經濟產生了抽水作用,而羸弱的實體經濟也難以支撐金融市場的持續走強,金融體系的脆弱性風險悄然滋生。

其次,一些主要國家又走回政策刺激老路與復蘇差異性和政策內視性的惡性循環兩種傾向初露端倪。走回政策刺激老路,結構調整就難以深入推進,而恰如BIS在年度報告里強調的,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的長期動力來源已從需求轉向了供給,短視性政策無法提振全要素生產力,進而無力將全球經濟帶出弱復蘇的泥沼。在全球經濟弱復蘇新常態下,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之間、發達國家之間以及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三種分化都在加劇,鑒于經濟基本面和而不同導致政策自然協同不復存在,不同國家經濟周期出現短期錯配,引致經濟目標的短期沖突。而各國內視性政策的流行勢必將沖淡全球化氛圍、加大政策協同難度,進而給全局復蘇帶來深層壓力。

最后,不被重視的風險并不會消失,在不斷積聚之后總會達到無法被忽視的量級并集中爆發,這種積聚后的集中爆發往往會釀成黑天鵝事件事件甚至局部金融危機。經濟金融脫節,導致市場風險失去了漸進緩釋的機會,反而加大了全球經濟金融運行的不規則性和不確定性,對復蘇有害無益。

 
馬航MH17首批遇難者遺體抵荷蘭 國王首相迎接 韓國兩輛列車迎頭相撞 致1死83傷
馬航MH17首批遇難者遺體抵荷蘭 國王首相迎接 韓國兩輛列車迎頭相撞 致1死83傷
周迅高圓圓換了幾任男友 愛的早愛的深不如愛的巧 賽琳娜·戈麥斯海量私照 海邊度假大秀好身材
賽琳娜透視裝低俗 品味負分的“三俗”明星 別再說《后會無期》土氣 6大風格暗藏心機

新聞熱搜榜

      2014年APEC峰會

      詳細>>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詳細>>
         
      • 專訪世界銀行行長

        專訪世界銀行行長

      • 專訪韓國駐華大使

        專訪韓國駐華大使

      聯系我們

      電話: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