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政委:中國需調整人民幣高估匯率

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3萬億元人民幣,下降11.5%。其中,出口1.04萬億元,下降9.2%;進口0.99萬億元,下降13.8%;貿易順差468.6億元,去年同期為貿易逆差67.1億元。
對此,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市場研究總監魯政委表示,3月數據遠低于市場預期,出口實際增長比我們預期負增長5%都要低,從邏輯的角度來看,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很正常的。
“在人民幣匯率持續高估的情況下,中國的產品已經沒有任何的競爭力,一方面是中國的產品出不去,另一方面是國際的產品還在搶占中國的市場。并且從銀行的負債表來看,現在壞賬的重災區也集中在過去出口強省市,大多在制造業等行業,表明匯率高企已經讓企業吃不消了。”魯政委說。
魯政委認為,的確西方經濟的好轉會帶來全球進口的增加,但中國能夠分享到的是很小的比例。每當出口是負增長的時候,中國經濟也是特別差的時候,經濟下行壓力在進一步加大。
他指出,政策的著力點應該是調整高估的人民幣匯率,而不是反復地用所謂的投資的方法進行刺激這樣只會導致企業和政府的負債上升,提高負債率。
“如果沒能把經濟拉上來就會演化成銀行的信用風險,所以必須從需求端著手,從實體經濟的表現著手,必須清晰地認識到人民幣匯率被持續高估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的‘鑰匙’。”魯政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