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峰:改革會在經濟平穩增長的基礎上進行

中國日報網財經頻道3月11日報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盧峰教授近日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采訪時,就上周公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供了自己的解讀。
盧峰表示:“合理區間中有一個下限,我想政府對于中國的經濟增長還是要有一個基本的速度保證,體現了政府重視穩增長的態度。經濟結構的調整,改革,防控風險,從高層決策來講,還是會要平衡兼顧。十三中全會上說要改革,要給中國長期的經濟增長注入一個體制上的驅動力,釋放改革紅利,穩定、加強經濟增長基本面上的條件,我想這個是最重要的。通過市場體制的完善,給我們的產業結構,金融結構,朝著更加高端,更加有效率的,更加現代化的結構推進,長期來講,讓我們的經濟結構更加完善。從中短期來講,我們要保持經濟大體平穩的增長,要防范以前經濟擴張過程中留下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同時給短期的政府的作用給予一個很好的示范,比如鼓勵民營企業投資。”
在談到延遲退休這一話題時,盧峰表示:“延遲退休,恰恰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解決勞動力市場的問題。過去,我們的勞動力市場,其實是偏緊的,例如民工荒啊之類的;從社保的角度來講,這個討論的提出,可能是基于我國的年齡結構,就業狀態,這兩方面的變化。現在還處于設計階段,我想中國退休的年齡是遲早要調整的,跟世界上一些經濟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相似。”
此外,盧峰還表示,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關鍵是解決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長期來講,根本的變化,在于金融改革與監管,平等競爭,多樣化的競爭,會提高金融體制的效率,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但是金融體制的完善,可能還會有一些棘手的問題要處理。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何旖旎 涂恬 編輯:王思寧)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