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融資變革――城市商業合作社(圖)
5月29日、5月30日、6月17日、6月19日,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里,民生銀行昆明華洋家居城市商業合作社、昆明家具城市商業合作社、昆明合縱城市商業合作社、云南省藥材行業城市商業合作社以及小微企業城市商業合作社相繼成立,作為中國民生銀行“小微企業服務專業化”的探索和發展,城市商業合作社戰略在昆明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民生銀行城市商業合作戰略在昆明已經全面鋪開。記者李海曦攝
“專業化”碩果城市商業合作社
在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看來,小微金融服務必須要全面地深刻地體現“專業化”,“專業化”才能控制住風險,“專業化”才有可能把支行辦成存貸款業務過百億的支行。在這一戰略框架下,今年年初,董文標提出,民生銀行要把成千上萬的小商戶集中起來,實現客戶整合,把市場里、商圈里無組織、分散的商戶,通過分層歸類,與政府、工商、稅務、街道、業主結合起來,做成城市商業合作社,實現抱團發展、合作多贏、共同超越。
在這一指導思想下,民生銀行昆明分行及所屬支行的專業化進程全面鋪開,翡翠、苗木、旅游、藥材、家具、新螺螄灣……圍繞云南特色產業、以各家支行對口的優勢行業、商圈為基礎的專業支行相繼成立,小微企業專業化服務格局逐步成型。
“專業化支行的進一步延伸,就是城市商業合作社。”民生銀行昆明分行小微金融部總經理毛勇說道,城市商業合作社是建設專業支行的重要表現形式和補充,其核心正是基于在專業支行發展中,民生銀行構建了一個個“政府支行行業企業”的融資生態圈,將客戶、業務聚集在一起,支行在其中搭建銀、政、企的多方溝通平臺,集中政策、金融、信息等多種資源發揮其最大效益,逐步形成了政府政策支持、銀行金融服務、企業互助合作的核心架構。
城市商業合作社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日漸成熟,終于結出碩果。
打破溝通壁壘既松散又緊密的互助平臺
“城市商業合作社是一個既松散又緊密的互助平臺。”毛勇這樣形容合作社的組織結構。
毛勇告訴記者,說“松散”是因為合作社是由多方成員自愿組成的服務性組織,合作社采取非社團、非盈利、非法人、非公益的聯誼形式,旨在建立一個小微客戶群體交流商務信息、財富信息、享受專屬服務、開展聯誼活動的平臺。
“緊密”則是通過合作社的各種活動和服務,加深社員之間的信任與合作。如合作社將向社員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加強與全國各城市合作分社、商會和小微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定期組織開展講座培訓以及與外界的交流、考察和學習;定期組織聯誼交流等活動,多渠道關心和幫助解決社員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向有關方面反映,提出意見和建議,維護社員的合法權益;向社員提供項目以及人力資源、資金、產品、技術、市場、法律等各種信息和咨詢服務工作;溝通企業和政府之間的聯系,向企業宣傳政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同時代表企業的利益向政府反映情況和提出建議;建立社員信息網站及數據庫,定期更新維護;編輯發行合作社內部簡報、刊物,傳達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金融、商貿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報道工作動態,交流發展經驗,刊登社員供求信息,指導社員開展各項業務。
通過這些方式,民生銀行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將打通中間溝通壁壘,建立起更加密切的聯系。
創新運作模式銀行人員社內任職
與行業協會和其他組織不同,城市商業合作社最具創新意義的一點在于民生銀行人員社內任職,比如不久前成立的云南省藥材行業城市商業合作社內,民生銀行高新支行副行長(主持工作)王天惠就任合作社的副社長,客戶經理秦莊則任秘書長,這一運作模式將銀行與社員的利益完全綁在了一起。
毛勇道出了這種模式的優勢:“不用通過其他中介,我們民生銀行的人員在其中任職,也就可以第一時間得知社員的需求,以更直接的方式提供便利的服務。”
對民生銀行來說,與合作社捆綁從外部保證了支行的專業性,在支行內部,也有多重機制保證“專業化”的探索和深入。“在內部設置上,我們采用主辦行制度,比如你是苗木支行,這個行業的業務就由這家支行開展,通過這項制度督促支行把主要精力放在這個行業,督促支行人員進入、了解、開發這個行業。”毛勇介紹,除了主辦行制度外,民生銀行與各行業協會進行互相溝通和培訓,邀請行業專家給客戶經理授課,同時將客戶經理派駐到專業市場中,通過實際接觸,對行業知識、發展和企業情況進行深入了解,以此培養支行的專業團隊。
這種“內外兼修”的運作機制保證了民生銀行在小微企業服務中遙遙領先。
成立互助基金小微企業融資的又一首創
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加入城市商業合作社的目的除了多種服務外,更重要的是獲得企業發展資金,民生銀行昆明分行對已經成立的家具、藥材以及其他城市商業合作社的授信總額度達到了10億元,同時為了支持加入城市商業合作社的小微企業長期資金需求,民生銀行還首創了小微企業互助合作基金。
小微企業互助合作基金指的是城市商業合作社社員、且符合中國民生銀行授信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企業主)或實際控制人以“自愿互助、風險共擔、利益共存”為原則組成互助合作組織,并繳納一定數額的資金,委托專門的管理機構,為組織內各成員單位在民生銀行貸款而設立的擔保資金集合。
“我們把互助基金叫做抱團發展。以前我們搞的是聯保貸款,互助基金則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升級。”毛勇告訴記者,首先互助基金擴大了企業的參與面,其成立條件是最少50人,參與企業的數量增加了,每家企業所承擔的風險和可能的損失自然就減少。其次,參與互助基金的社員需要通過民生銀行的審核,有了銀行的介入,企業也就不必再找各種聯保體,其溝通成本也能大大降低,讓企業能將精力和資金真正用于發展。
截至目前,在昆明成立的城市商業合作社中,互助基金總規模已經達到3000萬元,受益企業約150家。
在這一場關于小微企業融資的變革中,中國民生銀行始終以快速而穩健的步伐走在行業前沿,具備開拓性和創新性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層出不窮,相信昆明乃至云南將有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受益于此。來源:昆明日報






- 一往情深深幾許?七夕尋覓光影故事背后的愛情箴言
- 為生活添色彩 盤點紐約帝國大廈燈光秀特別造型
- 中國道協否認發譴責《道士下山》聲明:對影片持包容心態
- 雙胞胎寶寶激萌走紅屢遭搭訕 辣媽寫答題板機智回應
- 工作也是圍城 畢業三年你“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