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OECD)昨日表示,對蘇格蘭獨立公投以及中東和烏克蘭沖突的擔憂損害了世界經濟前景。
近一年來,新一輪高潮迭起的企業并購潮已然形成,體現了國際化趨勢和世界經濟回暖。
金融海嘯至今已過去6年,但其帶給全球經濟的影響仍在發酵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泡沫破滅、經濟下滑的現實中,意識到國內生產總值并不等于一個國家真正的競爭力,國家實力的真正體現應是建立在產業層次、地位之上的可持續增長。
俄羅斯政府認為,西方對俄制裁拖延了俄對開采難度大的北極地區、深海和頁巖層石油資源的開發。
日本政府此舉的目的,是讓訪日游客前往日本各地的觀光地旅游,從而刺激地方經濟的發展。
德意志銀行全球基本面信用策略主管Jim Reid在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取代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已為時不遠。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增速仍保持在7.5%左右合理區間,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
歐盟今日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和國防部門展開新一輪制裁;如果俄羅斯遵守停火協議,歐盟將推遲或修改制裁方案。
30年來,新興經濟體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從28%上升至現在的50%,社會財富從22%增長到70%,貿易從21%發展到50%,投資從26%增長到65%,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群體之一。
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稱,由于鐵礦石供應超過需求,今年鐵礦石價格下跌速度超出預期,而且不可能回升,2014年將標志鐵礦石時代的終結。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8日的報告顯示,由于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相互經濟制裁,二季度全球制造業增速明顯放緩,全球制造業正面臨另一次衰退風險。
阿里巴巴85%銷售來自中國,欲通過口口相傳、廣告宣傳、收購、開發新平臺等方式,打開海外華人市場,加速全球擴張,挑戰亞馬遜、eBay等電商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