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导航大全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级毛片,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AV一区二区

中國證監會:新規實施兩年多已完成242家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備案

中國證監會:新規實施兩年多已完成242家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備案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5-05-22 21:06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25-05-22 21: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新網 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證監會首席風險官、發行監管司司長嚴伯進5月22日透露,從2023年3月31日起,境外上市新規正式實施,到現在兩年多,備案管理機制運行平穩。截至2025年4月底,已完成242家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的備案,其中有83家為科技企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先進制造等領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科技金融政策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嚴伯進回答媒體提問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說,中國證監會堅定不移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力支持科技企業用好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證監會將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利用境內境外資本市場規范發展,為科技企業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預期的監管環境。

關于《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中提到要“發揮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關鍵樞紐作用”,嚴伯進表示,中國證監會將重點開展六方面工作:

持續優化科技企業境內上市環境方面。實施更加靈活精準的新股發行逆周期調節機制,把握好新股發行的節奏和規模,健全投資與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持續深化科創板、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改革,進一步增強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繼續發揮好創新試點相關制度的功能,支持優質的紅籌科技企業回歸境內上市。

更好統籌發揮各板塊支持科技企業功能方面。科創板繼續發揮“試驗田”作用,堅持“硬科技”定位;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共同覆蓋各類型和各個發展階段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

精準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方面。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有機結合,更加精準識別、篩選優質的科技企業,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企業適用“綠色通道”政策。針對科技企業的特點,更大力度支持優質的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積極穩妥推動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新的案例落地。

加大力度支持科技企業產業整合方面。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在企業并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進行布局,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聚集。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綜合運用股份、現金、定向可轉債等支付工具實施重組,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的包容度。

培育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方面。支持私募股權基金以促進產業整合為目的依法收購上市公司。優化私募股權基金退出相關的“反向掛鉤”的政策,支持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的發展,推動基金份額轉讓業務試點轉常規,擴大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試點,促進“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環。繼續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完善“長錢長投”制度,推動完善長周期考核機制。

更好發揮債券市場支持科技創新作用方面。將持續完善交易所債券市場品種結構,大力推動科創債、綠色債等創新品種的發展。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債券融資,鼓勵有關機構為科技企業發行科創債提供增信支持。

嚴伯進強調,中國證監會在支持科技企業發展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募集資金的監管。一直以來,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首發和再融資的募集資金都有著嚴格的監管要求、披露要求和使用要求,比如,科創板就要求募集資金必須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編輯:付子豪】

(付子豪)

【責任編輯:張瑨瑄】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