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AI假圖亂象,淘寶今日正式發布新規,嚴禁利用AI等技術合成方式,呈現顯著失真的與實際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圖,侵害消費者知情權、誤導消費者。同時,淘寶還向全行業發出倡議,規范使用AI生成圖片,保障商品信息真實,一起加入對AI假圖的全面治理。
隨著AI技術突飛猛進,一些電商商家開始利用AI生成商品圖片、視頻,其中不乏失真、造假現象。在部分電商平臺,通過AI造假的商品圖片、視頻充斥,逐漸累積成為行業頑疾之一,不僅嚴重影響消費者權益,進一步降低了不良商家山寨跨平臺抄款、盜圖的成本,侵害原創品牌和商家的合法利益,劣化行業環境。
(網購中常見的AI假圖)
部分投機取巧的商家,借助AI技術輕易盜取同行圖片、甚至“山寨”整個店鋪,讓原本苦于“抄款”侵權的原創商家的處境雪上加霜,加劇行業惡性競爭局面。有商家抱怨自己的商品圖經過AI簡單修圖后,就被掛到別人的貨架,有的甚至只是給模特換了個背景,就“原封”上架。
淘寶相關負責人稱,平臺鼓勵探索AI應用,但要求圖片修飾適度,不能失真、濾鏡過重。AI的發展和使用應該提高消費體驗、促進原創、保護合法商家權益,而不是成為黑灰產違規獲利的工具。“AI可能沒有價值判斷,但AI的使用者必須有判斷,平臺必須具有價值取向。”
淘寶天貓升級后的商品規范認定了AI假圖的典型場景,包括商品材質或款式不符即“貨不對板”、商品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摳圖貼圖感明顯,以及違反了物理規律的人體、場景等。同時,淘寶通過上線識別模型,采取“源頭攔截”、“存量清理”和“標識提醒”的多項措施,展開全面治理。
據悉,接入AI假圖識別模型后,淘寶已累計攔截近10萬張AI假圖。此外,商品詳情頁還將上線AI合成提示標識,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新規上線意味著打擊AI假圖納入體系化平臺治理范疇,AI虛假商品圖片有望在淘寶受到有效遏制,而試圖依靠AI盜圖走捷徑的不良商家,也很難找到生存空間。
根據公開報道,今年以來,治理AI假圖之外,淘寶已陸續出臺一系列治理措施,劍指惡意羊毛黨、惡意店群等電商行業積弊。本月初,淘寶服飾還發布新戰略,全力扶持原創。這些舉措都意在重塑優質營商環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表示,淘寶等電商平臺加強行業自律,制定打擊AI假圖的治理規則,在AI向善方面做出表率,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行業競爭生態,優化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