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导航大全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级毛片,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AV一区二区

宏觀經濟跑穩“第一棒” 發展態勢向新向好

宏觀經濟跑穩“第一棒” 發展態勢向新向好

來源:上海證券報    2025-03-18 09:53
來源: 上海證券報
2025-03-18 09: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我國經濟運行平穩起步。國家統計局3月17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投資、消費、工業生產等主要指標增速均實現穩中有增。專家分析,經濟運行仍在恢復向好的軌道上,全國兩會之后政策加快落地,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有望提振內需,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總的來看,前2個月,各項宏觀政策繼續發力顯效,國民經濟延續向新向好態勢,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1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

新興產業保持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等政策發力作用下,工業生產增勢不減。

前2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雖然比2024年12月增速有所回落,但比2024年全年增速加快0.1個百分點。

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均高于整體工業增速。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7.7%、30.2%和27.0%。

“各地區各部門積極出臺支持新質生產力的措施,效果不斷顯現。從前2個月情況來看,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新產業發展向好,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持續壯大。”付凌暉表示。

國產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在電子、汽車等重點工業領域規模化應用加快,算力需求的擴大帶動相關產業快速增長。1至2月,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服務器產量同比增長73%。

綠色轉型也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了動力。前2個月,規模以上工業風力、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0.4%和27.4%,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綠色產品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了35.4%和51.5%。

“展望下一階段,在全方位擴大內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政策帶動下,內需回暖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對工業生產形成一定支撐。”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消費投資繼續改善

國內需求有望逐步擴大

今年以來,各地相繼推出促消費、惠民生“組合拳”,加大穩投資力度,強化項目、資金等要素保障,前2個月的投資、消費增速均有改善,內需潛力不斷釋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2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4.9%,高于整體消費增速。

投資方面,前2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9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

付凌暉介紹,今年以來,隨著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應顯現,制造業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對全部投資的帶動作用比較明顯。

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明顯快于全部投資。數據顯示,前2個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了1.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8%,降幅較去年全年收窄。

未來我國內需活力進一步釋放有基礎。付凌暉介紹,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人均GDP超過1.3萬美元,市場潛力大、空間廣,蘊藏著巨大發展機遇。隨著居民消費能力逐步提升,消費升級步伐加快,綠色、數字等新型消費、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需求擴大,將成為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

宏觀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今年以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逐步落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

從就業數據看,前2個月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

從政策效果看,今年以來“兩重”“兩新”政策對需求的拉動效果繼續顯現。前2個月,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家用電冰箱、家用洗衣機等商品零售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從市場預期看,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0.2%和50.4%,比1月分別上升1.1和0.2個百分點,顯示出預期和信心改善。

展望下一階段宏觀政策,付凌暉表示,要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強化創新驅動,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王青分析,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今年各類穩增長、防風險政策的出臺時間可能適度靠前,政策力度有可能超出市場預期。

【責任編輯:張瑨瑄】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