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非遺City不City——探索非遺與時尚的融合創新”主題論壇暨中國國際時裝周·小紅書“非遺上新”公益扶持計劃啟動儀式在北京751圖書館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小紅書公益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聯合主辦,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BCAF)、小紅書電商時尚REDlabel、《服裝設計師》雜志聯合承辦。
啟動儀式上,小紅書公益宣布聯合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設立“BCAF·小紅書非遺上新”專項基金,面向特色非遺鄉村設立“小紅書鄉村工坊”,鏈接多方力量,幫助非遺工坊帶頭人與青年時裝設計師實現一對一結對,助力打造非遺新品落地實施,實現資源的雙向流動和價值共享;并通過多樣化的幫扶措施,賦能特色非遺鄉村及手藝人,激活鄉村文化振興內生動力,帶動非遺“火起來”,鄉村“旺起來”,充分發揮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作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為進一步引發時裝設計行業的關注,小紅書“非遺上新”公益扶持計劃將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合作,召集更多時尚設計師和品牌共同參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專職副主席謝方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鄭琳、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杜漪、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BCAF)項目部經理方凌霄、小紅書公共事務總經理胡爽、小紅書電商時尚REDlabel負責人亦莘以及非遺工坊藍續主理人張翰敏,共同見證合作啟動。
小紅書作為潮流趨勢的策源地,具有強大的平臺鏈接能力與優質資源的整合能力,在推動非遺融入日常生活、構建非遺活態傳承新生態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citywalk”、“公園20分鐘”等小紅書熱門生活方式的風潮吹進非遺圈,非遺走進city(城市),變得city(洋氣),非遺與手工、時尚、戶外旅游等內容領域融合緊密,與用戶的溝通方式不斷革新,呈現出時尚化、生活化、社交化的發展趨勢。截至2024年7月,小紅書平臺上非遺相關筆記投稿量高達1156萬篇,閱讀量累計達225億次,互動量突破11億次。小紅書成為非遺日常化、創新化的趨勢發源地,作為東方美學傳播的代表平臺,加速著非遺走進年輕人生活的進程。
啟動儀式上,小紅書公益聯合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小紅書電商時尚REDlabel共同推出“非遺主理人”專項計劃。該項目將面向全網招募,在未來一年內,推選出理念獨到、有時尚態度、能夠引領潮流的的中國青年設計師與小紅書公益定向幫扶的非遺工坊一對一結對,共創非遺時裝新作品,并結合中國國際時裝周相關活動進行成果發布。小紅書公益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將為結對組合提供專項基金、專屬流量、駐地調研、商家指導、買手助力、平臺活動展宣、國際交流等多項資源扶持。
據悉,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及州市政府指導下,小紅書公益“非遺上新”公益扶持計劃于今年5月落地云南,在大理、麗江等多個州市掛牌十余家小紅書鄉村工坊。該計劃鏈接了小紅書平臺上的青年時裝設計師與非遺工坊帶頭人結對子,共創非遺時尚新品,輻射帶動當地上百名非遺手藝人及村民參與非遺產品設計與生產。本次啟動儀式上,結對共創的時裝作品首次亮相展出。
在儀式圓桌討論環節,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BCAF)項目部經理方凌霄主持了“非遺City不City——探索非遺與時尚的融合創新”主題對話。服裝設計師雜志社社長劉妍認為非遺守正創新的核心歸根結底在于對文化內涵的保留,設計師群體應深化對非遺背后豐富文化意蘊及文化故事的理解,并通過設計語言將其融入現代作品之中。小紅書時尚REDlabel負責人亦莘從商業角度指出,設計師在探索非遺創新路徑時,可將傳統非遺元素在不同的品類上做延展,拓寬其市場邊界。藍續品牌主理人張翰敏則從非遺傳承人視角出發,指出非遺的創新之路離不開對當地民族文化特色、生活方式的探究與理解,深入挖掘非遺手藝背后的價值和意義是推動非遺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Louis Shengtao Chen品牌主理人陳盛韜從設計過程出發,展現了新一代年輕設計師與傳統非遺碰撞中自然的過渡與傳承,平衡個人品牌風格與非遺文化的本真面貌。上海別出心裁服飾有限公司掌舵人鄧春旭強調,在推動非遺融入年輕人生活方式時,要先去迎合年輕人的日常生活,洞察其著裝風格與消費場景中的潛在融合點,鄧春旭進一步指出,除實踐層面的融合嘗試外,還應從思想層面發揮引領作用,“對于非遺的創新、對于東方美、中國文化的演繹才是真正的時尚”。幾位嘉賓的討論與交流,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多維度的思考與啟示。
時裝周期間,在北京751圖書館二層將開展“非遺City不City”小紅書非遺時裝共創成果展覽活動,來自云南周城村、吊草村等地的非遺手藝人與Louis Shengtao Chen、MUA混沌亞宙、Deplumer、Refuse Club、CHENG CHENG等原創設計品牌主理人共同創作的非遺時裝新品,以及ZHONGCHONGYUN、LANYU蘭玉、LA MAISON JADE、DOVETAIL卯時珠寶、軟山、圣山等小紅書REDlabel品牌的非遺與新中式作品將在現場展出,讓更多公眾了解并關注非遺,助力傳統手工藝煥發新的生機。
傳統非遺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一環。小紅書以生活方式鏈接傳統非遺,力求拓寬非遺傳播路徑、創新非遺當代價值與功用;同時面向特色非遺鄉村,助推“傳統非遺手藝人”與“新時代原創設計師”的創新融合,推進鄉村非遺創新性保護傳承。據悉,小紅書公益將開展鄉村文旅與非遺全域行業培訓、商業資源引入等更多賦能合作,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遺產保護傳承與鄉村振興的創新實現路徑,助推鄉村文化繁榮發展,促進農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