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6月28日電(記者 歐陽詩嘉 徐子茗)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五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于25日至27日在遼寧大連舉行。來自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600位政界、商界、國際組織和學術界嘉賓相聚大連,共議“未來增長的新前沿”,探尋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路徑。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繼續穩中向好。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包含世界銀行在內的多家外國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在我看來是相當合理的。今年上半年,不少外資也展現出了對中國市場的關注與期待?!薄?/p>
張曉燕指出,中國正處于發展中經濟體像發達經濟體轉變的轉折點,“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們要保持謹慎,穩扎穩打。”
當前,中國一直把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增長作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并以此應對目前全球化過程、數字革命飛速發展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談及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張曉燕認為,經濟發展的根本驅動力是技術。
“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在推動技術發展方面成效顯著,例如,我們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以及所有其他可再生能源都做得很好,但這只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開始。還有許多其他方面可以是綠色和可持續的,所以我認為在接下來5年里,人工智能和綠色產業將成為推動中國未來五年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張曉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