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是中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中關村已經形成了“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萬余家。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中關村規模以上企業總收入預計能夠達到8.6萬億元,占全國178家高新區的1/6。
中關村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新路子,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以重大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主攻方向,中關村涌現出新一代量子計算云平臺、新一代256核區塊鏈專用加速芯片、全球首枚成功入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等一批重大成果,已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主陣地。在歷年來“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中關村基本都占一半。多項重大改革舉措,都已先后向全國復制推廣。新一輪先行先試24條改革措施全面落地,部市出臺配套政策50余項,極大激發了創新創業的活力,已成為中國最具活力、最具影響力的創業中心。
近年來,北京市先后出臺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等系列政策措施,率先開辟量子、6G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加快建設中關村合成生物制造等產業集聚區,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形成了一批具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中關村已成為高科技企業的出發地。
中關村論壇創辦于2007年,已成功舉辦14屆,是我國以開放姿態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交流平臺。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將于4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舉辦,以“創新: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