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月13日電 新年伊始,隨著消費者對文化、冰雪運動和旅游的熱情高漲,中國消費市場的活動激增,為2024年經濟帶來了強勁開局。國際金融機構和資深專家表示,在消費者支出、服務活動和出口增長復蘇的推動下,中國經濟將迎來堅實的一年,復蘇動力不斷增強。
消費者信心持續改善,消費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截圖)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0日報道,中國消費者信心今年將改善,市場參與者現在正從服務和消費領域來推動中國2024年的經濟增長。
GAM Investments中國及亞洲股票投資總監Jian Shi Cortesi表示:“中國的消費格局正在發生顯著轉變,因為中國買家越來越重視高質量商品,而不是大批量生產的廉價替代品。”她表示,這種支出的轉變象征著中國消費者的成熟,也凸顯了他們不斷增長的可支配收入水平。“這種趨勢可能預示著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前景光明。”
特別是旅游和娛樂業,在麥肯錫對中國消費者進行的ConsumerWise調查中,這兩個行業在增長率方面名列前茅,國內旅游已反彈至超過2019年水平。
經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2024年元旦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3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97.3億元,同比增長200.7%。其中,上海三天內實現旅游消費118.06億元,北京市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2217.5萬人次,同比增長40.5%,以哈爾濱為跨年旅游目的地的訂單量同比增長631%。
路透社發文稱,中國還將培育智能家居、體育賽事等新的消費增長領域。這些服務類消費是中國老百姓消費的新亮點。
數據顯示,2013年—2022年,中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由5246元增長到10590元,增長101.9%。人均服務性消費占居民消費的比重由39.7%提升到43.2%,提升3.5個百分點。2023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2022年同期名義增長6.5%;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739元,比2022年同期名義增長8.4%;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2.7%,明顯快于全部消費支出增速。
服務消費比重提升是消費升級的重要體現。高盛表示,服務消費將比商品消費更具彈性。高盛預計,2024年中國服務業將增長9.2%。
專家認為,加快服務消費擴容提質增效,不僅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也將為消費結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消費繼續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世界經濟增長率預計將放緩至2.9%。這種減速是西方國內消費減弱的連鎖反應。麥肯錫認為,盡管最近面臨挑戰,中國消費市場仍然是一個“蘊藏著巨大潛力的燈塔”。
路透社援引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23年亞洲發展展望(12月版)》報告稱,亞洲地區發展中經濟體今年將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高于預期,這主要歸功于中國經濟的復蘇。
文章稱,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中國的消費和工業活動更加活躍,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復蘇。亞洲開發銀行表示,健康的內需、強勁的匯款和旅游業的復蘇是支撐該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這些因素在2024年將繼續促進該地區的經濟增長。
路透社注意到,在2023年12月召開的年度經濟會議上,中國政府表示今年將努力刺激內需。要激發潛在消費,擴大效益性投資,形成消費與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的模擬分析,2025年,中國中高收入(家庭收入16萬元以上)和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10萬元以上)的數量,有望達到2億戶,2030年有望達到2.6億戶。不斷推進的城市化和逐步推高的收入水平,有望持續拉動消費增長。
(麥肯錫公司網站截圖)
麥肯錫亞洲消費者和零售業務負責人Daniel Zipser認為,考慮到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這意味著未來5年零售額將增加10萬億元人民幣。“從長遠來看,這種增長將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增長市場。這一規模的增量將相當于今天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韓國零售額的總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最終消費支出累計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3.2%,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穩定作用。根據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中心周二發布的報告,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GDP增速預計在5.3%左右。報告預計,2024年,中國消費同比名義增速可能在4.2%至5.1%之間,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瑞銀投資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王濤分析,隨著服務業、勞動力市場以及居民收入的恢復性增長的持續,今年的消費增速有望超過GDP增速。在2023年強基數效應下,2024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總體保持復蘇企穩的態勢。
(編輯:徐子茗 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