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分析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部署2024年“三農”工作。
會議指出,2023年,我國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多重不利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國家統計局12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增長1.3%,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2023年,中央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繼續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100億元,多措并舉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今年以來,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同比名義增長7.6%,實際增長7.3%,快于城鎮居民和全國整體增速。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全年糧食再獲豐收,糧食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升,“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幫扶產業發展分類推進,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設施裝備條件持續改善,現代農業建設扎實推進,鄉村建設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鄉村富民產業培育壯大,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農村改革深入推進,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
會議強調,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推動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鞏固大豆擴種成果,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做好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編輯:刁云嬌 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