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13日電 今日(13日),記者從國新辦舉行的2023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11.46萬億元,同比增長3.7%;進口8.64萬億元,同比下降0.1%。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符合預期。
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外貿規模穩中有進。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在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億元;二是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不斷壯大。上半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0.59萬億元,同比增長8.9%,占進出口總值的52.7%,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三是對“一帶一路”進出口增速明顯高于整體。上半年,我國對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進出口3.08萬億元,同比增長5.4%,占進出口總值的15.3%。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8%,高出整體增速7.7個百分點,占34.3%,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四是機電產品出口占比提升。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6.66萬億元,同比增長6.3%,占出口總值的58.2%,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五是大宗商品、消費品進口增速較快。上半年,我國能源、礦砂、糧食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同比增加17.1%。同期,進口消費品9748.4億元,增長6.6%。
呂大良指出,總的看,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取得新突破、結構實現新優化,展現了較強的韌性。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投資放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等風險上升,外需減弱對我外貿的直接影響仍在持續。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相信隨著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向好,更多務實有效的措施發揮效力,外貿經營主體的活力進一步增強,一定能夠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的目標。
(編輯:刁云嬌 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