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3年下半年,各大券商的研究團隊陸續召開中期策略會,對下半年的投資時機、發展趨勢、資產配置等市場關注的問題做出研判。總體來看,券商普遍認為A股下半年震蕩上行概率較大,央企價值重估、數字經濟的投資機會也被持續看好。
A股中期市場機會大于風險
2023年各家券商中期投資策略的關鍵詞依舊各有特色,如中國銀河的“時蘊新生”、中金公司的“行穩致遠”、中信證券的“乘風破浪”等。總體來看,A股下半年震蕩上行概率較大,中期市場機會大于風險成為券商“共識”。
國泰君安的策略方奕團隊更是用一首題為“底部看成長,切換在秋季”的詩來總結其下半年的觀點,“指數底部初探明,震蕩行情徐徐圖。防守反擊成長先,風格切換待秋季。成長輪動高切低,國企重估在整并。弱勢總量強主題,產業趨勢看落地。”
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李求索團隊認為:“展望下半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修復或仍將延續,在海外經濟緩衰退、中國經濟溫和復蘇的基準判斷下,維持對2023年A股市場中性偏積極看法,指數相比當前位置仍具備一定上行空間,中期市場機會大于風險,下半年結合中國增長修復及政策預期,重視節奏和結構。”
“展望下半年A股市場走勢,正處于周期更替的‘蘊新’時刻,加之政策面催化,2023年下半年仍處于布局時點,震蕩上行概率較大,但期間或顯波折。”中國銀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師、團隊負責人楊超也持有相同觀點。
具體投資節奏上,申萬宏源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則表示:“復蘇再待時,震蕩市將延續。節奏上,7月份穩增長、9月份至10月份做轉型,都是政策布局的關鍵窗口,樂觀預期有望發酵,是A股相對有機會的窗口。國際環境變化,國內政策布局積極應對,是核心的投資線索,構成可外推投資邏輯的重要來源。”
方奕團隊也同樣預計三季度指數以震蕩為主,待秋天(9月份至10月份)臨近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與房地產新發展模式明晰,宏觀不確定性下降,指數或將迎來新一輪攻勢。
海通證券策略團隊則認為,從估值指標和情緒指標看,市場處在低位,價格指數隱含的基本面預期低,對比債市,股市性價比高。上半年行業表現與基本面相關性弱,歷史上階段性出現過這種現象,隨著基本面向上確認,下半年行情有望由基本面主導。
沿高質量發展主線布局行業機會
上半年,資本市場持續震蕩,投資難度較大。對于下半年的市場投資策略,券商從不同視角提供了有價值的投資線索。
從投資的主題風格來看,楊超認為:“對于大盤股和小盤股的投資策略方面,在經濟復蘇不及預期背景下,小盤股經營調整更加靈活,交易更加活躍,在市場資金徘徊背景下上漲可能性更高。價值股和成長股的投資策略方面,價值股的業績總體有望繼續回升,加上‘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的催化,價值股在2023年下半年仍值得期待。”
投資主線來看,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表示:“沿著高質量發展主線布局行業機會,數字經濟是全年主線,目前階段重視估值較低、基本面有望改善的醫藥和基本消費。”
“2023下半年主題思維有望繼續主導市場。”傅靜濤也繼續看好央企價值重估、數字經濟、“一帶一路”的投資機會。把握行業輪動的方向,核心的思路是尋找有獨立邏輯的弱周期方向,國產替代和行業格局優化是主要線索。
楊超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國產科技替代創新,包括電子(半導體、消費電子)、通信(光芯片、運營商轉型數字經濟平臺)、計算機(AI算力、數據要素、信創)以及傳媒(游戲、廣告、平臺經濟)等。二是貫穿全年的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包括能源、電力、基建、房地產產業鏈等。三是業績績優、政策支持下迎來反彈契機的大消費細分領域,包括食品飲料(白酒、啤酒)、醫藥(創新藥、中藥)、周期底部農林牧漁(豬周期)以及汽車產業鏈(部分新能車、汽車零部件)等。
此外,招商證券策略首席張夏團隊則認為:“需要更加關注產業趨勢和政策主題帶來的估值彈性,還有去年低基數下今年改善斜率較大的方向和領域,行業層面關注TMT、醫藥和地產鏈消費。”
(周尚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