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2年,科創板“硬科技”特色更加鮮明,制度包容性進一步凸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年124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IPO募資凈額約2400億元,占全年A股募資凈額的四成,有力地支持了硬科技企業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鏈協同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芯片是集成電路的主要載體。2022年科創板迎來“芯”年,集成電路行業IPO募資“井噴”。目前,科創板已有84家集成電路公司,數量占A股集成電路公司的半壁江山。科創板總市值前十的公司中,有4家為芯片產業公司。
今年,科創板發布了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該指數是繼科創50、科創信息、科創生物等行業主題指數后又一條表征科創板市場的重要指數,標志著科創板集成電路產業鏈協同發展生態逐步形成。
包容性進一步凸顯
2022年,科創板對“硬科技”企業的包容性進一步凸顯。
數據顯示,2022年共有8家企業通過“第五套標準”在科創板上市,數量同比翻倍。目前,科創板已有108家生物醫藥行業企業,成為美國、中國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其中采用“第五套標準”上市的企業有19家,創新藥研發企業的集聚效應和示范效應更加突出。
科創板未盈利企業、特殊股權架構企業上市數量也出現大幅增長。目前科創板共有45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其中2022年上市的公司就有19家,數量同比翻倍。2022年共有4家特殊股權架構企業上市,占科創板特殊股權架構企業的一半。
今年科創板轉板上市機制也順利落地實施。5月25日,北交所公司觀典防務轉板到科創板上市,成為國內轉板上市第一股,也是首家成功轉板科創板的北交所企業。
“新兵”業績增速亮眼
2022年科創板繼續收獲多項百億元大單。科創板開板以來,IPO募集資金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6家,其中3家是在2022年上市,包括晶科能源、海光信息、聯影醫療。上市至今,聯影醫療、晶科能源市值穩居千億元水平,成為穩定科創板大盤的“壓艙石”。
整體來看,今年共124家企業登陸科創板。這124家科創板“新兵”充分體現了“硬科技”公司的活力和韌性,為科創板增長注入強勁動能。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述124家公司實現營收合計1595.27億元,同比增長約49%,比科創板整體水平高出約16個百分點,11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100%;實現凈利潤合計130.20億元,同比增長約60%,比科創板整體水平高出約35個百分點,21家同比增長超100%。
(黃一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