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导航大全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级毛片,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AV一区二区

又一家信托公司增資獲批,下半年展業機會有哪些?

廈門銀保監局批復同意廈門國際信托通過現有股東以未分配利潤同比例轉增注冊資本方式,將注冊資本由37.5億元增至41.6億元。

又一家信托公司增資獲批,下半年展業機會有哪些?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22-06-20 14:30
來源: 中國經濟網
2022-06-20 14: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17日,記者獲悉,廈門銀保監局批復同意廈門國際信托通過現有股東以未分配利潤同比例轉增注冊資本方式,將注冊資本由37.5億元增至41.6億元。

此前,年內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資或披露增資計劃。業內人士認為,在行業規模整體下降多年現在趨于觸底反彈的情況下,信托公司增資更多是為了過渡期平穩轉型需要,增加公司在轉型期抵御風險的能力。

具體來看,信托公司年內增資情況如何?如何看待下半年的展業機會?

年內多家信托公司增資

上述增資完成后,廈門國際信托各股東出資金額(注冊資本)和出資比例如下:廈門金圓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出資33.28億元,占比80%;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出資4.16億元,占比10%;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4.16億元,占比10%。

官網信息顯示,廈門國際信托前身為廈門市政府于1985年1月設立的廈門經濟特區財務公司,1986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更名為廈門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是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銀行金融機構。2007年8月,經原中國銀監會核準換發新的金融許可證。

記者注意到,年內已有多家信托公司相繼完成增資或披露了增資計劃。

經緯紡機在今年4月披露的2021年年報中表示,公司董事會臨時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中融信托以未分配利潤26.68億元轉增注冊資本的議案》,同意中融信托以未分配利潤26.68億元按照各股東持股比例轉增注冊資本。

轉增完成后,中融信托注冊資本由120億元增至146.68億元,各股東持股比例不變。經緯紡機表示,信托行業需要增加凈資本實力,強化凈資本管理將成為提升信托公司競爭實力的重要途徑。

此外,在24億元增資款正式到位、工商變更等全部工作均已完成的情況下,國通信托增資工作也已完成,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增至75%。

1月26日,中誠信托發布公告稱,公司變更注冊資本獲得北京銀保監局批復。據悉,增資完成后,中誠信托注冊資本金由24.57億元增至48.50億元,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為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官網信息顯示,中誠信托初創于1995年11月,前身是中煤信托。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將其持有的中誠信托32.35%的國有股權全部劃轉給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人保集團成為中誠信托第一大股東。

下半年展業機會有哪些

有信托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在行業規模整體下降多年現在趨于觸底反彈的情況下,信托公司增資更多是為了過渡期平穩轉型需要,增加公司在轉型期抵御風險的能力。一般來說,引入戰略投資者多數是為了補足公司短板,提升專業能力,拓展業務范圍,加速轉型升級,增強資本實力,幫助公司脫困。

對于下半年信托公司的展業方向,金樂函數信托分析師廖鶴凱告訴記者,從基礎產業信托方面看,展業空間還是很大的。一方面,因為疫情限制的業務會逐步回歸,隨著政策面利好和基建回暖,平臺公司的融資需求會有所釋放,雖然面臨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信托公司的展業空間依然會得到較好支撐。

“而比券商、基金更靈活的操作模式、交易結構組合,也讓信托公司在展業方面體現出自身的獨特優勢。”廖鶴凱進一步指出。

相關數據顯示,5月基礎產業類信托成立下滑,但成立規模仍保持在200億元線以上。5月有超過10家城投平臺發行的債券出現了幾十倍的認購倍數,大基建托底經濟是市場機構比較一致的判斷。

另一方面,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表示,房地產類信托和工商企業信托在成立規模上處于低位,短期內大幅增長的可能性很小。

喻智告訴記者,結合信用環境和業務監管方面的情況來看,已有多家信托公司暫停房地產信托業務。因此,短期內房地產信托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信托公司已基本形成轉型財富管理業務的戰略共識。也要看到,行業過往的發展對產品依賴較大,因此在投顧方面仍需要進一步加強,在專業人士的數量方面依然相對不足。

【責任編輯:刁云嬌】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