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十四五”期間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提出,優化股權融資服務,加快綠色債券發展,完善綠色指數體系,推進綠色低碳交易所建設。
上交所副總經理盧大彪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意味著我國經濟社會將發生全面和系統的轉型,在此過程中資本市場能夠發揮重要功能,為實體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支撐和動力。這對資本市場而言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市場各方需要群策群力,通過金融創新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綠色項目資金成本,支持綠色領域技術進步,推動資本流向低碳經濟行業。
提出六大舉措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上交所高度重視、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全方位推動綠色金融創新與發展。此次發布的《行動方案》旨在為上交所支持資本市場創新、協調、綠色發展,建立健全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提供行動綱領。
《行動方案》提出六大方面的舉措:一是優化股權融資服務,強化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推動企業低碳發展;二是擴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完善綠色債券制度建設,提升產品投資吸引力;三是完善綠色指數體系,推動綠色投資產品開發,豐富綠色投資標的;四是穩妥推進綠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參與國際組織綠色金融工作,深化國際合作;五是加強綠色金融研究力度,加強綠色投資者培育,推進綠色金融宣傳推廣;六是加強自身節能減排,推進綠色低碳交易所建設。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將扎實推進《行動方案》中的各項內容,制定具體工作計劃,細化落實各項任務舉措,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協同各方共同為服務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資本市場助力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作。經過多年的培育,綠色金融已初見雛形,金融機構近年也更加重視相關領域的金融資源配置,有力保障了綠色金融資源支持綠色實體經濟,形成良性循環。
申能(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總經理李爭浩說:“作為發行人和資金的需求方,我們深切感受到金融行業對綠色產業支持力度與日俱增。兩三年前,ESG、綠色金融等詞匯可能只是活躍于金融宣傳領域,如今已成為實體產業加快轉型、持續發展實實在在的支持工具。”
富國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呂春杰表示,綠色債券有望成為市場的“寵兒”。“這一趨勢也已經出現,在政策的推動下,2021年綠債發行活躍度提升,一級發行利差已顯著低于同一主體的非綠債。”
(黃一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