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8月內機構共對258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其中71家被調研兩次及以上,合計調研次數達到386次;50家上市公司獲百家以上機構調研。不過,與7月同期的454家上市公司調研榜單相比,8月機構調研上市公司數量明顯減少,下降幅度超過40%,而與7月的772次調研總次數相比,8月調研次數降幅則達到了50%。
總體來看,被調研的上市公司仍以中小市值為主。Wind數據顯示,在被調研的258家上市公司中,其中有14家總市值在千億元以上,總市值在500億元至1000億元之間的有13家,總市值在100至500億元的有103家,而總市值100億元以下的則有128家。由此可見,8月以來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屬于中小市值的占到大多數,總市值在500億元以下上市公司被調研的數量占比達到近九成。不過,從調研機構數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來看,這一趨勢并不明顯,市值在500億元以上和以下的上市公司各有5家。
行業方面,機械設備、電子、化工分別位列機構調研榜單前三位,被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32家、31家和28家,醫藥生物行業位列第四,被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共28家。不過,從調研機構數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來看,醫藥生物行業仍最熱門。在調研機構數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中,有3家為醫藥行業,長春高新、開立醫療和華東醫藥分別獲得376家、298家和217家上市公司調研,在排名前20的上市公司中,醫藥生物行業共有5家,九州醫藥、一心堂分別獲得184家、176家機構調研。
具體公司方面,8月共有50家上市公司獲百家以上機構調研。其中,東富龍在8月受到最多數量的機構調研,合計被調研3次,共402家機構參與;涪陵榨菜在8月共被調研6次,參與機構數量271家。中礦資源、奇安信-U在8月僅被調研一次,但參與機構數分別達到247家和233家。
(羅逸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