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記|港媒:中國交建海外訂單逾200個 涉合同額370億美元
參考消息網9月1日報道港媒稱,中國交通建設首席財務官傅俊元表示,海外訂單大幅上升,截至目前,已簽訂單200多個,合同額共370多億美元。
據香港頭條財經網8月30日報道,中國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對中國交建海外業務甚至整體業務拓展有利。
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從中國交建獲悉,中國交建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基礎設施的投融資、咨詢規劃、設計建造、管理運營的一體化業務,目前在世界500強排名110位,在中國500強排位23位。
中國交建與“一帶一路”沿線58個國家簽署合同、協議近400億美元,投資和承建的中巴經濟走廊系列項目、科倫坡金融城、東非鐵路、中馬友誼大橋等項目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典范。
2016年,中國交建海外市場份額約占中資企業的14%。沿線新簽項目超過100個,合同額占“一帶一路”總合同額超過10%,居中資企業首位。鐵路市場新簽項目16個,總額約占中國企業海外鐵路新簽合同額超過一半。港機在全球市場份額升至82%以上,遍布全球95個國家地區的200多座港口碼頭。
目前,中國交建海外在執行項目1600多個,在執行合同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在建工程項目安全質量進度可控。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交建在10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210個駐外機構,在14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實質業務,擁有中國“走出去”企業完善的海外營銷網絡。從走出去之初到現在,中國交建已在“一帶一路”沿線累計修建公路10,320公里,橋梁152座,深水泊位95個,機場10座,提供集裝箱橋吊754臺,已簽約及在實施鐵路2080公里。
中國交建介紹,公司正在按照“一帶一路”倡議部署,面向全球進行市場深度布局,形成面向五大洲,依托境外區域中心、區域性投資機構、駐外機構等全覆蓋、多維度的區域化、屬地化和市場化的市場布局和發展體系。重點做好“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互聯互通等重點項目和重點國別區域市場開發,深挖非洲“三網一化”、東南亞工業化新進程、拉美等新興經濟體基礎設施升級、發達國家更新基礎設施、世界區域各國招商引資等經濟發展的強勁需求,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推動境外產業園區建設,把中國優勢、中國交建優勢與所在國需求深度融合。
中國交建不僅通過積極承建境外工程項目來帶動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國裝備“走出去”,而且在自身裝備制造產業的國際化經營方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經過多年積累和努力,中國交建已經擁有了裝備制造自主研發能力和海上施工能力,可以為承攬各類超級工程提供強有力的裝備支撐。其中,振華重工的港機、海工裝備制造能力在國際上得到認可,是“中國創造”的重要體現之一。
當前,中國交建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概括為連心橋、致富路、發展港、幸福城四個關鍵詞,一是連心橋,通過橋梁建設跨越隔閡和天塹,讓當地和中外手牽手心連心;二是致富路,通過投資建設公路鐵路讓當地人民發家致富;三是發展港,通過港口投資建設打開所在國的門戶,聯通世界促進發展;四是幸福城,通過投資建設一批新城新區產業園工業區,帶動投資就業置業,實現生活發展水平整體提升。這四個方面中國交建都有重大典型項目,成為其優勢產業和國家名片。
4月3日,一輛汽車行駛在坦桑尼亞姆貝亞-盧萬吉羅公路上。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中交建)承建的坦桑尼亞姆貝亞-盧萬吉羅公路項目當日竣工通車。(新華社)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