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
承辦單位:北京歌華文化研究發展中心
支持單位:網易設計
是不是外國的月亮才比較圓,是不是中國缺少經典? 不,當然不是,屬于中國人的經典設計只是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不要在經典消亡以后嘆息經典!北京國際設計周經典設計獎,讓大眾重新認識中國經典。
2017年北京國際設計周將于9月21日至10月7日舉辦。8月24日,北京國際設計周最高獎項“經典設計獎”復評在歌華大廈舉行,對由專家評選出的38件入圍作品進入了復評。
評審團投票環節
38件入圍復評的作品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微信
支付寶
長安街景觀燈 中華燈
柳條安全帽
2016中國杭州G20峰會LOGO設計
大飛機C-919
中國國家博物館
國旗
殲-20
第二代摩拜單車
紅旗L9
港珠澳大橋
解放鞋
飛躍牌球鞋
ofo小黃車
國際竹建筑雙年展-浙江龍泉市寶溪鄉
人民英雄紀念碑
大疆創新科技無人飛行器
永久牌自行車
方太水槽洗碗機
何陋軒
寧波博物館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2015米蘭世博會中國館
小黑俠自拍無人機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濕地景觀
科大訊飛翻譯機
聯想YOGA筆記本
青島地鐵空間藝術一體化設計
扭院兒
龍美術館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大連達沃斯國際會議中心
遼寧艦
猴票
光量子計算機
國航標志
小米生態圈
復評評委名單:
劉凌宏 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李鳳崧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張繼曉 北京林業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
高宏國 研智庫創新科學園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孫 君 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主任
李中揚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田海鵬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
王文超 《北京藝術畢業季》創始人
李俊瑞 北京建筑工程裝飾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趙虎 美國室內設計中文網主編
關于作品評審團有話說
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孫君
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孫君表示,作為評審,設計是主體元素,設計的前提是盡量能反映出一個地域或者國家的文化,尤其是設計在使用過程中的功能。而且設計作品所標識的文化和地域性、民族性、適配性,是評選的重要因素。
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凌宏
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凌宏認為,國家博物館與其他建筑不太一樣,它的功能和歷史、文化定位已經是國家的一個象征。目前國家博物館現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在藏品以及多方面展示的內容,承載了文化意義,符合實現中國夢的大國復興的歷史意義。原來只有四萬平方米的國家博物館,如今已經接近19萬平方米,建筑設計的結構基本上沒有變化,但是功能、內容擴大了數倍。如果從發展、創新的眼光來看,它和其他建筑不一樣。
北京建筑工程裝飾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李俊瑞
北京建筑工程裝飾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李俊瑞說起去年建筑評選就引起了激烈討論,建筑本身的文化內涵有多少,建筑技術的先進性有多少,建筑的時代感有多少。南京中山紀念堂更有紀念感和儀式感,走完臺階會有空間秩序的變化以及隨著臺階的變化人心情也隨之變化。
北林大設計學院副院長張繼曉:設計周的經典設計,說的是經典,設計的知名度對全國人民的影響甚至世界人民的影響很重要。我跑了很多國家,“歡迎使用支付寶”,這句標語出現在世界各地。支付寶的影響有多大?改變了中國人,改變了世界。
國研智庫創新科學園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宏提出,應該明確主旨,圍繞高大上的定位,而且國家主打創新技術,以創新為第一推動力,所以創新非常重要。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是中國有可能超越世界發展潮流的工具。傳統互聯網時代我們是后來的,移動互聯網之后我們超越了他們??萍紕撔碌慕嵌葋碚f,微信有劃時代的意義。
美國室內中文網主編趙虎覺得,有些項目無法去定義是否經典,沒有微信的時候微博挺好的,不能保證以后不會有新的創造去替代,那時候它就不一定是經典了。
《北京藝術畢業季》創始人王文超:大家無論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專業來評價作品,還是評價設計的一種概念都又回到大概念上了。今年的評選章程1到6條,都在從不同的角度概述這個問題。我們要在這六項里,以某一項為基準,選定一個主題,之后再一起評選,就會有針對性。比如說今年以創新驅動或者國家戰略為主題。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中揚認為評選的1949年以后的作品,到今天仍然發放光彩,這很重要。大家都應該認同、欣賞這種智慧。評中國的經典,應該滿足幾點:第一點是成功、有價值的設計,第二點是投入實際的意義,第三點是能獲得廣泛認可的。
9月21日晚,最終獲獎作品將在北京設計周開幕活動中公布,到底花落誰家,讓我們共同期待。
【關于北京國際設計周經典設計獎】
北京國際設計周經典設計獎評選旨在彰顯創意設計在社會、經濟、民生等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倡導“大設計”理念,表彰為國家社會進步、文化發展、產業促進、民生改善和城鄉建設等做出重大貢獻的設計項目和作品。2011 年設立以來,經典設計獎已走過了6個年頭,相繼評選出了一系列具有設計價值導向,跨領域、跨行業、跨平臺,見證國家、城市、大眾生活發展的經典設計作品,分別為:天安門觀禮臺(2011 年)、青藏鐵路(2012 年)、紅旗渠(2013 年)、大運河保護性修復項目(2014 年)、中國高鐵(2015 年)、華為手機(2016年)。經典設計獎所代表的“大設計”理念一直是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學術主張,提醒公眾要重視設計的價值,突破傳統平面設計、造型設計的表面認識,倡導全社會把設計融合到各個行業中、融入全方位的生活中,與技術、材料、工藝等結合在一起,創造性地解答現實問題,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