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貧困D級危房改建戶明白卡(劉強 攝)
2017“中國新發現”全媒體大型采訪活動走進重慶云陽,聚焦精準扶貧成果。
危房改造 不讓一個貧困戶住危房
2015年9月以來,云陽縣組織駐村工作隊、鄉村干部2000余人,通過看地基是否裂陷、墻體是否傾斜、大梁是否彎曲、屋頂是否透風漏雨這“四看”,直觀判定是否屬于D級危房。
透過“四無”識別深度貧困對象。將無間斷居住、無改造計劃、無替代房屋、無資金來源的D級危房對象。根據不同的貧困程度分類施策、分步推進,實行“政府兜底改造深度貧困戶D級危房,支持一般貧困戶危房改造”的政策。
云陽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障貧困戶的居住環境,改造住房以磚混結構為主、磚木結構為輔,打牢地基,確保質量。對分散供養的五保戶、單身貧困人口,采取改造閑置村校校舍、集體辦公用房等集體資產,集中新建一批五保家園,按照“集體產權、統一安置、無償居住、循環使用”的原則,進行集中安置。
為解決資金問題,縣政府統籌使用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與D級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在每人享受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補助10000元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疊加使用2.1萬元/戶的D級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差口資金由政府兜底解決,強力推進深度貧困戶D級危房改造。
目前,全縣精準識別出的2517戶深度D危貧困戶和3364戶一般C、D危貧困戶均已搬進新家。
旅游扶貧 農家樂帶給農民樂
清水鄉境內高山、峽谷、湖泊、森林、草原一應俱全,是全縣自然旅游資源最集中、開發價值最高的地方。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里的旅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全鄉一直以農業為主,農民主要收入來源靠外出務工,始終處于“抱著金飯碗要飯”的狀態。
近年來,清水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干部群眾,搶抓云陽“生態經濟示范縣”創建機遇,以龍缸創建5A級景區為抓手,圍繞“建設美麗清水、做活鄉村旅游、促進旅游富民”總目標,大力發展以鄉村旅游為主的生態休閑旅游產業,全鄉社會經濟得到全面發展,群眾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通過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推進集中安置,在景區周圍以農家樂的方式發展服務業,為當地農民增收。目前全鄉農家樂達到256戶,解決群眾就業1820人,鄉村旅游助力貧困戶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鄭青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