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講話。 新華社記者馬平 攝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月1日宣布把消費稅上調時間推遲兩年半,此舉不僅反映了日本經濟處于增長困境,還引發外界對日本政府政策確定性的質疑以及日本信用評級或將遭到下調的擔憂。
據路透社報道,安倍在當天發布會上表示,其主張的經濟刺激政策已有一定收效,但過去一年全球外部環境變化劇烈,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是最大風險。“面對全球風險,我們必須重啟刺激政策,加快擺脫通縮的步伐。”
這是安倍第二次推遲上調消費稅。2014年4月份日本消費稅上調至8%,拖累國內經濟陷入衰退,之后他決定將第二次上調消費稅至10%的時間延遲至2017年4月份,并承諾,除非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否則不會進一步推遲上調消費稅。
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前一日明確表示,他同意首相安倍晉三推遲上調消費稅的決定。預計日本將于本周晚些時候正式宣布稅收政策。麻生太郎在談到日本經濟時稱,整體基本面還好,但占經濟比重最大的消費者支出一直較為疲軟,令人感到失望。他稱,政府應該優先抗擊通縮以及提高工資增幅,從而為消費領域注入活力。
安倍之所以計劃將提高消費稅率的時間推遲至2019年10月,是為了避開2019年4月的統一地方選舉和2019年夏季的參議院選舉。同時,由于2020年東京將舉辦奧運會,國內消費和投資預計將在2019年下半年進入高峰期,經濟狀況可能會有所改善,屆時提高消費稅率的阻力會相對小一些。
從技術層面來看,推遲上調消費稅將會利于擴大市場需求,對宏觀經濟走向有積極作用。當前市場短期風險也有限,日本央行的大規模購債已把收益率壓低至近零水平,因此市場上幾乎沒有人認為推遲上調消費稅將立即引爆債市拋售,日本龐大公共債務的融資成本也不會有大漲危機。
但對于此次舉動,外界擔憂情緒更甚。路透社文章稱,推遲上調稅率基本上形同放棄財政改革,日本信評將岌岌可危,降評導致企業借貸成本上升的風險也將增大。
分析師表示,兩年內二度推遲上調,意味著日本整頓財政的努力遭受重大挫敗,2020財年之前實現預算扭虧為盈的目標也變得幾乎不可能。
“安倍顯然沒那么認真看待財政紀律,”日本摩根大通證券高級分析師足立正道說,“預算平衡目標一開始就被視為操之過急,現在看來將被舍棄,或者將延后幾年再說。”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此舉凸顯出安倍晉三在努力實現強勁及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面所面臨的困難;三年半之前安倍晉三就任時曾做出這一承諾。雖然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經濟實現擴張,不過在之前的三個季度中,有兩個季度日本經濟都在萎縮,并且經濟學家表示,基本趨勢依然低迷。
政界反對派人士甚至安倍所在自民黨部分成員都指出,需要推遲上調消費稅一事又一次證明,安倍經濟學未能如他承諾的那樣推動日本經濟復興。
日本經濟第一季度勉強躲過衰退。但分析師預計,第二季度經濟就算有增長,幅度也是微乎其微,因新興市場需求疲弱以及薪資增長緩慢沉重拖累出口及消費。
政府失信也是日本面臨的一個市場風險。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表示,鑒于低迷的經濟增長表現,安倍推遲上調消費稅“有一些道理”。但該機構警告稱,由于財政或貨幣刺激的空間有限,日本需加快結構性改革。標普去年將日本的主權評級調降至A+。
SMBC日興證券認為,若日本在財政改革問題上繼續拖拖拉拉,可能會面臨主權評級被調降的風險,從而推升一些企業在海外融資的成本。
“若評級被調降兩個級距至‘A-’,意味著公司債評級最高也就只能到這個級別。其結果可能導致企業融資環境惡化。”該公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
推遲提高消費稅率將加劇日本政府的財政困境。據測算,提高消費稅率能使日本政府增加4萬億日元稅收(約合360億美元),其中1.3萬億日元(約合117億美元)原計劃用于幫助低收入老年人、殘疾人等人群以及用于支持幼兒園的運營。但推遲增稅將無法確保用于相關保障支出的資金來源。
另外,日本國債總額高達1000萬億日元(約合9萬億美元),延遲增稅也將導致日本財政重建遙遙無期。日本政府原計劃在2020年實現財政盈余,但這一目標是以經濟增長率提高和大規模削減支出為前提的。隨著增稅的延遲,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