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第一季度財報結果不盡人意,華爾街期盼企業的“寒冬”結束。
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企業的利潤出現史無前例的大幅度下滑。受強勢美元、石油熊市和包括美國在內全球經濟放緩的綜合影響,美國企業利潤已經出現連續四個季度的下滑。
市場專業人士稱,美企前三個月的利潤已出現觸底的跡象。
市場專業人士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他們分析了企業的前景,同時也考慮到了專家對于未來季度企業利潤漲跌幅度所做出的調整。The Earnings Scout公司CEO尼克-雷奇(Nick Raich)表示,一個特別明顯的跡象就是在311家企業中只有47%的公司預期第二季度的利潤會出現下降,與之前報告的利潤數據相比平均利潤下調率為1.23%。而去年第四季度同一情況下,有71%的公司將下一個季度的預期利潤下降率設定為4.76%。
雷奇稱:“對于每股收益估算調整來說這是很好的變化,同時這也印證了全球股價的上升。這也是可以預料到的,同時也是我們增持股票的主要原因,之前的13個月股市一直看跌。”
企業糟糕的利潤似乎并沒有讓投資者感到很煩惱。
據FactSet統計,標普500的收益與去年同一時期相比下降了7.6%。在標普10支股票中只有三股預計出現增長。
由于大幅度降低標準,本季度74%的股票價格超出華爾街預期底線,55%的股票超出了銷售預期。發布負面盈利指引的企業數量是發布正面盈利指引企業數量的兩倍,67%的負面盈利指引低于歷史平均水平73%。
第二季度的企業收益也不樂觀,目前預計會下降4.4%。
然而,目前預期針對下半年的轉向。據FactSet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收益增長分別為1.6%和7.5%。經過前兩季度1.8%和4.3%的增長后,本年度第二季度的收益預期下降1%。
據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稱,材料和主食等基礎產業出現的正調整多于負調整,但分析家對能源產業的前景持悲觀態度。前幾個季度,華爾街一直認為收益下降僅僅是因為油價的暴跌,但這一說法再也經不住推敲了。即使在不考慮能源因素下,標普500收益在第一季度也下降了2.4%。
美銀美林三個月的調查顯示,收益調整已從0.53點上升到0.76點,收益預期增長1%。相對不可靠的方法——單月調查則顯示收益調整從0.77點上升到1.03點,是去年8月份以來第一次增長超過1。
(編譯:李建波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