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导航大全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级毛片,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AV一区二区

科技創業圈中掀起“設計驅動”浪潮

來源:太火鳥
2016-05-10 16:33:00

北京2016年5月10日電 /美通社/ -- 最近風投機構KPCB(凱鵬華盈)自2015年之后第二次發布《科技中的設計》相關報告,中文版被國內的智能硬件孵化平臺太火鳥發布之后,截至目前不到一個星期,已經獲得了超過13萬次的瀏覽。去年同一報告的多語言版本總共只獲得了87.5萬閱讀量,其中中文版閱讀不到1萬次。相比之下,今年該報告受關注的程度明顯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報告指出,對設計公司的收購仍在繼續:2004年至今,總計有42家設計公司被收購,而其中約50%是在去年一年中完成的。由設計師聯合創立的公司體現出了融資上的成功:融資額最多的25家初創公司中,有36%由設計師聯合創立,比2015年的20%有所提升;風險投資機構中的設計師比例上升:過去兩年中進入風投領域的設計師比之前4年的總和還要多。創業加速器當中也能見到諸多設計師的身影。

這份報告受到中國人的關注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在中國的科技創業公司當中,設計師作為首席執行官或聯合創始人參與創辦的公司,目前正在蓬勃發展,并且發展勢頭良好。數月前,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公司當中女性聯合創始人或高管比例位居世界前列,讓不少業界人士興奮不已。這份《科技中的設計》報告說的是硅谷的事情,但中國科技創業圈同樣在此方面引領全球。

中國科技公司的設計師創始人

僅通過不完全統計,設計師作為聯合創始人參與創辦的公司包括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小米和收購全球多個大型圖片庫的視覺中國等,設計師作為CEO發起創辦的公司包括美圖秀秀、蘑菇街、有贊、太火鳥、云造科技等。

在阿里巴巴18位聯合創始人中,有兩位是設計師。估值400億美金的小米,8位聯合創始人中有兩位設計師。阿里的設計團隊后來產生了多名具有創業經歷的人才,曾任阿里資深設計師的陳淇創辦了時尚電商平臺蘑菇街,并將其主要競爭對手美麗說收歸囊中。曾任支付寶首席設計師的白鴉創辦了微信電商應用“有贊”。

美圖秀秀是國人非常熟悉的圖像處理應用,后來該應用衍生出美拍App、美圖手機等豐富的產品線。創始人吳欣鴻,曾經在中國美術學院學習。杭州云造科技是浙江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邱懿武畢業后與同學一起創辦的,他們創作了獲得“紅點至尊”大獎的云馬X1智能自行車,而云馬C1智能自行車創造了在淘寶、小米等多個眾籌平臺的銷量紀錄。

2013年在中國深圳A股上市,目前市值200億人民幣的視覺中國,其聯合創始人包括多位設計師和攝影師,其中聯合創始人雷海波直接創辦了智能硬件孵化平臺太火鳥,最早四位聯合創始人有三位是設計師,一直以“設計驅動”自稱。也難怪太火鳥會積極主動承擔這次《科技中的設計》報告的發布與傳播工作。

最近兩年,有不少設計師開始創業,大部分在B輪以前。太火鳥投資孵化了近20個設計師擔任CEO的科技創業項目,目前這些設計師創業的公司總估值大致在20億人民幣左右,根據公開的數據,大概獲得2億人民幣左右的風險投資。

科技企業對設計的需求

幾乎伴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進程所開啟的,是工業設計和人機交互的不斷進化。其中,蘋果在喬布斯的指引下,將“設計驅動”的概念第一次帶進了人們的視野,而喬布斯說出的那句“站在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也一舉成名。在產品設計中講究極致的細節追求和情懷,使得蘋果成為一代傳奇。

蘋果并非是科技公司的特例。在移動互聯網興起的時候,主流移動平臺所有者 -- 蘋果、谷歌及微軟 -- 都在設計自己操作系統的界面規范。同時,用戶對設計的需求也從原來面對屏幕的軟件界面,逐漸的過渡到智能硬件的外觀以及使用感受。而方興未艾的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領域,為設計和交互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

在2015年,首份《科技中的設計》報告當中重點提出了設計在創業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技術公司收購創意企業和工業設計公司的浪潮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這是有其背后的原因的。報告指出,傳統觀念認為技術難題的解決方案會由于更豐富的技術變得簡單,更好地體驗是由更快更強大的CPU和數據存儲制造的。隨著計算機邊際收益逐步減小,新設計形式的誕生,摩爾定律已不再是滿足顧客的關鍵。那些熟諳與技術公司合作的設計者將越來越受到技術公司和投資人重視,而這種態勢還將持續發展下去。

為什么我們需要設計師驅動公司創新?

互聯網、智能硬件和其他前沿科技項目對設計的基本需求是:滿足對增長的預期,并盡量超出這一預期。對幾乎所有的工業設計而言,美不是設計的最終目的,實用才是。而通過用戶調研和幾乎實時的反饋,科技產品的用戶意見能更直接的作用于設計過程,用戶口碑也更能影響產品銷量和用戶偏好。

現在,科技產品的研發過程越來越和用戶反饋結合在一起。硅谷講究首先創作一個“最小可用產品”(MVP)后投放市場,動態地獲得用戶反饋之后,不斷地對產品進行迭代更新。這種基于用戶反饋的開發模式在中國被親切地稱為“小米模式”的一部分。而聽取用戶意見并進行改進,最直觀的反饋就在于用戶界面和用戶體驗。

設計師可以決定產品的用戶界面,以及背后的信息架構,進而可以反向推斷出整個產品的結構甚至功能。有的時候,掌握技術或者是掌握資本的聯合創始人,其實并不能準確地分析用戶的需求及呼聲。而設計師在深諳用戶心理的基礎上,能夠很好地充當“首席體驗官”的角色。因此,設計人員可以以產品經理的身份參與決策過程。這是“設計驅動”和設計師作為聯合創始人現象的根本成因。

企業從依賴專業設計機構到自組團隊的轉變

由于設計創始人更多地掌握了產品的核心構造過程,這也屬于公司機密和知識產權,當然不能像之前一樣過分依賴外包給大型設計事務所。不過企業自己組建核心設計團隊,并且聘請設計聯合創始人,并不只有這一個原因。

現在,域名以及社交媒體賬號等推廣相關資源會很容易被搶注,企業在一開始就需要給自己的產品設定響亮的口號,并且制定一整套的推廣方案。而這些產品的推廣方案,之前可以交由專門的品牌策劃機構來進行;現在因為科技產品(尤其是MVP)有可能會快速的被放棄,而又不能排除馬上火爆的可能,這要求企業必須快速的準備多個不同方案,而不只是一個響亮的名號準備一炮而紅。企業內部設計人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擔任這方面的任務。

不僅如此,現在甚至連廣告推廣都要自己完成。不久前,今日頭條進行了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廣告投放,在大城市的電影院,公交車站,樓宇廣告當中進行了洗腦式的廣告轟炸。據非官方消息表示,這一次投放動作今日頭條僅放出了一個億的預算,根本沒有去找4A廣告公司。在這之前廣告公司一直認為,小打小鬧和社交媒體可以交給文案等企業內部人員,但是大手筆的投放還是要找大公司。而今日頭條的這一舉動,無異于給他們一個沉重的打擊。

由于以上所說的原因,專業設計機構平時更容易服務于包括國企或者大型的傳統企業,這些公司的產品跟設計之間的關聯并不密切。這使得專業設計機構可以獨立于企業之外來運作。現在,隨著重量級的客戶逐漸的轉向互聯網公司,而互聯網公司體現出全棧式,相互耦合的特點,使得專業設計機構感受到壓力。這也是在KPCB的報告當中很多獨立的小型設計團隊最終接受硅谷公司及風投機構收購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