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2016年3月2日電 /美通社/ -- 3月1日,由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金正大集團承辦的2016年全國緩控釋肥推廣工作會議在山東臨沭召開,來自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各省土肥站負責人、基層推廣人員、種植戶等1000余人參加活動。此次會議積極響應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旨在探討緩控釋肥等肥料新產品,種肥同播、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及農化服務新模式,通過“良肥”與“良法”有機結合,有效引導農戶采用新肥料、新技術,通過農業科技的驅動,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推動我國農業綠色發展。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壤肥料技術處處長辛景樹向金正大授“緩控釋肥推廣10周年示范巡禮”旗幟
助力化肥減施 緩控釋肥效果顯著
當前,農產品增量提質難度加大,農業發展過度依賴化肥投入,分散經營制約科學施肥技術推廣,土壤退化和環境風險加劇,資源約束日趨嚴峻。緩控釋肥節本增效、節能減排的功能,對保障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推廣應用高效緩控釋肥是改進傳統施肥方式,是測土配方施肥深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進化肥減量的有效措施。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徐洋作了2015年度緩控釋肥推廣工作報告,介紹了緩控釋肥試驗示范效果。據統計,2015年,緩控釋肥在全國示范推廣已擴大到25個省,試驗示范點83個。示范數據表明,緩釋肥在玉米上總體增產效果明顯,比農民習慣施肥每畝平均增產16.2%,增收187.5元;與等養分普通肥料相比每畝平均增產7.6%,增收100.3元。在甘肅省張掖市的玉米試驗示范中,金正大緩釋肥比習慣施肥每畝總節本增效約215.5元。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土肥處處長辛景樹表示,國家提出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必須按照“精、調、改、替”的技術路線,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強化新型肥料研發,優化現有肥料產品結構。緩釋肥等新型肥料產品推廣應用,種肥同播、機械施肥等新型施肥方式的示范推廣,對減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年精誠合作 推動產業發展
十年前的3月4日,金正大集團年產30萬噸緩控釋肥,生產線建成投產,成為亞洲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基地,緩控釋肥的產業化生產在中國取得了開門紅。同一天,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與金正大公司共同舉辦了首屆“全國控釋肥研究與應用高峰論壇”,由此開啟了控釋肥技術應用研究與推廣的新里程。
十年來,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精心部署、科學組織下,金正大聯合相關推廣單位舉辦各種論壇和試驗示范活動,致力于緩控釋肥技術及產品的研發、推廣和應用,通過長期的技術服務與農民培訓為主線,使緩控釋肥產品從不被農民認知到逐步被接受,再到現在成為了大多數農民優先選擇的肥料品種。十年來,我國緩控釋肥年增長率達45%以上,生產消費量已占世界總量50%以上,緩控釋肥已成為新型肥料主要產品。
2006至2015十年間,金正大與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示范合作覆蓋了26個省市區,118個市縣的36種作物,采用政府指導、企業主導的模式,緩控釋肥施用面積超2億畝,基本覆蓋了我國主要區域的大田與經濟作物,節本增效約740億元。
十年間,金正大全力推出“種肥同播”技術服務,在全國免費提供數萬臺種肥同播機,開展行業內規模最大、覆蓋最廣、受益農民最多的農化服務活動。同時,建立示范田,召開現場觀摩會,創新“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的緩控釋肥推廣模式。此外,通過聯合舉辦培訓班、建立農民田間學校等方式,將最新農業知識技術帶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提高科學施肥水平,改變不合理的用肥習慣,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到2015年,金正大共投入并調動16.8萬余臺種肥同播機,培訓機播手18萬余人次。通過培訓,規范了機播手操作技術,保障了精良播種施肥,同時,廣泛調動各種專業合作社等社會資源,讓更多農戶受益。
優秀經銷商包東風2007年就開始代理銷售緩控釋肥產品,對緩控釋肥這些年的發展頗有感觸:“以前想方設法向種植戶介紹,大家總是將信將疑,接受度很低。這些年通過開展各種示范種植、觀摩和種肥同播活動,緩控釋肥產品肥效長期穩定、節約成本的優勢為越來越多種植戶所了解和接受。作為經銷商,以前只是單純的銷售產品,而現在,我們通過金正大的‘農化服務中心’這個平臺,為農戶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種肥同播、肥料配送、施肥指導等一攬子解決方案”。
創新服務 示范推廣農化服務新模式
會上,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正大集團副總裁陳宏坤作了緩控釋肥十年發展報告。陳宏坤表示,近幾年,中央1號文件都明確要求大力推廣高效緩控釋肥料,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農業部和省有關部門也把推廣緩控釋肥列為重點推廣技術,金正大通過“政、產、學、研”一體化技術推廣模式,研發出大田和經濟作物專用配方肥100余種,創建了6套先進的產業化工藝裝置,起草制定緩控釋肥料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引領了緩控釋肥料行業的技術進步,極大促進了緩控釋肥產品在國內的普及施用,也提升了我國緩控釋肥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未來幾年,加強同行企業合作,通過收購、技術輸出等合作方式,建立橫向合作關系,通過技術輸出服務全行業,推動行業技術發展,同時深化國外合作,通過引進國際資本、海外投資、國際并購,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提升我國緩控釋肥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表示,十年推廣,我國的緩控釋肥產業實現了規模領先、標準領先、技術領先與服務領先。正是得益于這一產業的發展,金正大集團成為緩控釋肥領域的第一品牌,連續10年居國內第一位,成為中國緩控釋肥行業當之無愧的領跑者。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這也對緩控釋肥等新型肥料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正大將繼續聯合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開啟緩控釋肥示范推廣新十年,讓種肥同播也將惠及更多的農民,為我國的化肥產業轉型升級、化肥施用零增長和致力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貢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