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6年2月28日電 /美通社/ -- 2月24日上午,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和廣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新華網承辦的“經濟活力看廣東·轉型升級”網上主題采訪報道活動啟動。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歐陽衛民在啟動儀式上介紹,廣州創新能力穩居全國前列,為全國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好范例。
不少廣州企業專注自主創新,涉足高科技制造業和服務業等新形態業務,為經濟轉型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產業升級方面,廣汽集團計劃打造汽車互聯網生態圈,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囊括汽車相關業務,惠及研發領域和生產制造。新能源產品領域已初步覆蓋了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增程式純電動、純電動四大板塊。
在企業管理創新方面,為了適應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需要,廣州供電局啟動了創建服務好、管理好、形象好,全管理先進、資產管理先進、供電可靠性先進、客戶服務先進、電能質量先進的“三好五先進”的國際先進電網企業之路。
在國企改革成功轉型方面,廣州無線電集團這家曾經的老國企,近年來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緊跟科技創新腳步,實現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成功打造出廣電運通、海格通信、廣電計量3家上市企業。
“技術創新是無線電集團成功的基因,更是企業快速發展的源動力。”廣州無線電集團董事長趙友永說,“展望‘十三五’,力爭到2020年,打造三個收入百億的業務板塊。”廣州無線電集團當天上午的專題匯報,引起全國20余家中央和地方媒體40多名記者的關注與報道。作為廣州無線電集團旗下的一家核心成員企業,廣電運通是一家低調的高新科技企業,不被外界所矚目,但目前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金融智能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當天媒體團一行體驗到的遠程智能視頻銀行(VTM)、智能清分機、地鐵自動售票機等系列智能金融設備,均為廣電運通自主研發,其產品已成功進入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創新水平世界領先。廣電運通的“4+1”智造升級轉型也因此受到媒體關注。
混改轉制:搞活機制,打造“利益共同體”
2000年前后,廣電運通進行混合所有制形式改制,引入職工持股,要求經營班子帶頭入股,號召骨干員工積極入股,鼓勵其他員工自主選擇入股。2015年,廣電運通實施定向增發和員工持股計劃,通過持股將職工利益特別是經營、管理和技術骨干的切身利益與企業利益結合在一起,有效建立起了企業的長效激勵與約束機制,使企業與員工形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奠定了公司后續持續快速發展的制度基礎。
技術創新:自主研發,實現自主可控里程碑
技術創新是廣電運通成功的基因,更是企業快速發展的源動力。廣電運通年均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7%以上,成立了亞洲最大的ATM技術研究院 -- 廣電運通研究院,匯聚業內實力最強的研發精英團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套貨幣處理技術(包括取款、存款、現金循環和清分)。自主研發的高速鈔票識別與處理技術通過工信部科學成果唯一權威鑒定,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完全掌握金融智能裝備核心技術的國家。通過后續的持續研發投入與努力,廣電運通讓我國的ATM從硬件到軟件(包括安全操作系統、安全控制軟件等方面)整體實現自主可控,其自主研發水平也進入新的里程碑。
謀劃轉型:產業升級,成功布局全產業鏈
基于對中國銀行業變革趨勢及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方向的洞察與把握,廣電運通圍繞行業同心多元化的新戰略,以金融行業為依托,抓住金融設備國產化、金融服務外包與武裝押運改制等發展機遇,在全國范圍內深入推進全產業鏈布局,從而實現“高端制造+高端服務”產業結構的“華麗轉身”。
資本運作:搭建平臺,保障國有資產增值
廣電運通2016年提出“創新變革·產融互動”的發展戰略,一方面,對傳統主業堅持清晰的戰略布局,發揮核心競爭力與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另一方面,洞察外界環境變化與行業變革,以金融服務需求為導向,將跨界創新與變革的意識融入企業發展的基因中,通過資本運作、并購、投資孵化創新項目等形式,實現產業鏈全面擴張與資本有效增值。
文化引領:營造氛圍,構建良性動力閉環
廣電運通傳承廣州無線電集團60年的文化積淀,通過企業文化的滲透,營造了積極向上、用心做事的良性循環氛圍。廣電運通堅持以績效為導向,以“市場化、社會化”的經營理念為準則,所有管理崗位都是競聘競爭上崗,嚴格規范經營,陽光運作。員工與企業結成了緊密的利益、責任和命運的共同體,企業倡導的核心價值觀與員工價值觀高度一致,文化的共識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員工拼搏精神,企業的高速發展也推動著文化建設、文化理念的持續創新。這個閉環的形成,使得文化傳承成為該企業發展的新動力源。
在整場主題報道活動結束后,廣州方面表示,下一步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引領,著力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和國家創新中心城市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推動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上水平,也為優秀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轉型升級,實現廣州“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