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2016年1月6日電 /美通社/ -- “一尺寬,一千尺深”,這是中國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對產品質量的理解。正是因為對這種“工匠精神”三十年的堅守,天能集團日前榮獲了中國質量界的“奧斯卡”獎。
12月28日,由中國質檢報刊社主辦的年度質量“大戲” -- 2015“質量之光”年度質量盛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在這場被譽為中國質量界“奧斯卡”的評選中,天能集團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創新能力,榮獲“年度質量標桿企業”稱號,并成為獲獎企業中唯一來自新能源行業的公司。
質量是全球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中國制造來說更是如此。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在公司內部一直強調,要把電池這個主業做精、做透,做到“一尺寬,一千尺深”。過硬的產品質量是天能集團贏得市場最重要的武器。自上世紀90年代末進軍電動車電池行業以來,天能就一直堅持以質量取勝。1999年,在第二屆全國電動車里程大賽上,裝有天能電池的電動車單次續航里程突破100公里,遠超當時40公里的達標水準。一戰成名的天能電池收獲了市場的青睞,并就此開啟了天能領軍電動車電池行業的市場格局。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球制造業的競爭越來越成為“智能制造”的比拼。而對“中國制造”來說,亟需超越量的擴張,走向質的飛躍。在這一過程中,創新成為不二選擇。
天能集團再次走在了行業的前面,科技創新成為產品質量的“助推器”。譬如,在生產工藝方面,天能集團的電池生產已經實現了高程度的自動化,不僅提高了產品品質穩定性,而且環保水平也有了長足進步。
近幾年,天能集團先后研發并掌握了電解液配方、電池一致性、動力電池安全性、廢舊電池資源再生回收處理等一批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1500 多項,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40余項,形成了技術先進、產品結構合理、質量可靠的綠色產品結構體系,成為推動鉛蓄電池行業科技進步和轉型升級的標桿企業。
天能集團在發力科技創新的同時,仍然堅守“工匠精神”,嚴控每一塊電池的品質。一個有力的例證是,天能在回收廢舊鉛蓄電池時,不時能發現一些使用了10年以上的“壽星”電池。
公開信息顯示,除此次獲獎外,憑借出色的質量,“天能”牌電池此前還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浙江省名牌產品等稱號,天能品牌也曾榮獲中國動力電池最佳品牌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