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很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除了新年祝福,就是被“24G流量免費領”的“好消息”給刷屏了。然而,這并不是真的。
“前幾天運營商開展送閑時流量的活動,贈送了幾個G的夜間流量,我很開心。所以,昨天朋友圈里出現(xiàn)一個鏈接,內容為‘24G流量免費領’時,我馬上就相信了,點進去按要求填寫了手機號,然后在朋友圈里轉發(fā),但過了3天也沒收到流量到賬的信息。我問了運營商,他們說根本沒這回事。”昨日,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很多朋友近期都被這個流量贈送消息給騙了。
記者隨后了解到,該騙局打著“24G流量免費送”的旗號,讓手機用戶填寫手機號,然后再誘導朋友圈分享,聲稱所有手機號都可以“獲贈流量”。
“這不是運營商的活動。”昨日,福州多家通信運營商人士說,他們也收到很多投訴。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內容來自多個微信公眾賬號,使用的頭像基本一致,賬號認證主體均是深圳個體戶。從時間看,這些賬號的注冊時間多數(shù)都在去年下半年。“如果運營商要做活動送流量,也應該由移動、聯(lián)通、電信的官方公眾號發(fā)布,而不會是一個經營范圍是服裝批發(fā)的個體戶。”
隨后,記者查看這些賬號的歷史消息,發(fā)現(xiàn)它們基本上從未發(fā)布過任何消息。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也是詐騙賬號的共同特征,它們?yōu)樘颖芪⑿殴俜降南到y(tǒng)審查,用草稿的方式保存微信內容后,通過朋友圈轉發(fā)傳播。目前,微信官方已封殺部分賬號,但還有不少“漏網(wǎng)之魚”仍在朋友圈里傳播。
那么,這些微信公眾賬號傳播此類消息的目的是什么呢?“估計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搜集用戶的手機號碼以及手機類型。”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手機號碼往往會被打包出售給不法分子用來群發(fā)垃圾短信或進行其他詐騙。年關將至,電話、短信、植入木馬等通信詐騙案多發(fā),市民一定要提高信息甄別能力和防范意識。(福州晚報首席記者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