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17日電(愛新聞)11月11日是中國最大的網絡購物節,各商家在這一天的優惠力度非常大。蔣美鳳(音譯)在雙十一前夕熬夜到很晚,希望在這持續24小時的網購節中搶到一些商品。
蔣美鳳說她在天貓上以2799元價格買了一臺聯想臺式電腦,比原價便宜了700塊錢。
找物美價廉物品的蔣美鳳只是中國數百萬網購者之一,正是他們推動了中國網絡銷售市場的發展,使之成為全球第一。
然而,在進一步推動中國的網絡消費的過程中,像她這樣57歲的人群不再是中國大型電商企業所追逐的主要消費人群。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馬云稱,在未來的15年里,中國的中等收入人群將會成為消費主力。
馬云稱,在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數量為3億人,相信在未來的15年里,將會增加到5億人,這使優質產品的需求量很大,會推動經濟增長。馬云還表示,消費者在雙11購物節時仍會希望買到經濟實惠的東西。
馬云表示,不過,從2014年開始,看到更多的零售商開始在性價比而非價格上做較量,而且這些零售商知道他們在雙11里必須提供優質的創新產品來滿足消費者越來越挑剔的消費需求,否則他們就沒生意可做。
除了傳統的中國供應商外,阿里巴巴還邀請了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個海外品牌入駐今年的網絡購物節,以滿足人們對于高質量進口商品的需求。
這家位于杭州的電商巨頭并沒有說出跨境購物為今年雙11購物狂歡節那驚人的9120億銷售額中出了多少力,但表示在“雙11”當天,天貓全球購海外商品的銷售額超過了其他銷售平臺一年總的銷售額。
盡管雙十一的銷售額看似輝煌,上海汪青咨詢公司的分析師盧正旺卻認為,今年阿里巴巴在電商方面的總體銷售并不是很好,而2016年由于經濟發展較慢,雙十一的銷售額也將是一個挑戰。
盧正旺還表示,另外,中國網購的人數達到了極限,因此,阿里巴巴需要通過提供更多的海外產品,挖掘和升級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擴大它的客戶基礎,”
阿里巴巴集團并不是唯一一個看到電商增勢緩慢的網絡零售平臺。杭州的中國電商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網購市場的年增長率預估將會從2014年的50%下降到今年的35%。
據該研究中心的數據,中國網絡銷售市場的交易額將在2015年達到5952.7億美元。
為了抵御電商總體市場的銷售下滑趨勢,越來越多的網上零售商正通過不斷增長的境外購物市場以進一步增加收入。
(譯者: FNU劉惠玲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