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活動 海爾消費金融在行動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個別行業潛在的非法集資隱患有集中爆發趨勢。對此,根據青島市銀監局關于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金融知識宣傳服務月活動”精神,海爾消費金融公司將開展形式多樣的金融安全宣傳活動,認真扎實組織開展了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活動。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由于未經許可,市民被騙取資金后無法追究,造成重大社會危害。
常見非法集資主要有六種典型手法:
1、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獲得或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2、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非法集資,主要是發售虛假的理財產品,或虛構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擔保名義非法吸收資金。
3、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人們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后關閉網站,攜款逃匿。
4、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或者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群眾投入資金。
5、是以毫無價值或價格低廉的紀念幣、紀念鈔、郵票等所謂的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工具,承諾在約定時間后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然后攜款潛逃。
6、假借P2P名義非法集資,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P2P網絡借貸平臺,以高利為誘餌,采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海爾消費金融提示廣大消費者,對于不了解的項目、生意或公司,千萬不要盲目投資、轉賬,確保自己的資金安全。警惕自稱風險又低、收益又高、額度有限的所謂“銀行理財”產品,記住要先撥打銀行統一的客戶服務電話進行核實。
此外,為避免“被”辦理業務,應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身份證件、銀行卡、密碼和電子銀行認證工具,不要交由他人保管或使用。
根據青島市銀監局關于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金融知識宣傳服務月活動”的要求,海爾消費金融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在公司及業務合作網點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在行動”金融知識專項普及活動。
未來,海爾消費金融還建立長效機制,將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活動納入日常業務宣傳工作中,進一步提高民眾的風險防范意識,保證財產安全。


- 農產品價格直線下跌 歐盟決定撥5億緩解困境
- 數千難民新抵慕尼黑 各國就接收難民人數陸續表態
- 英國無人機對敘利亞空襲 兩英籍IS武裝人員被擊斃
- 法國宣布法軍機將對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采取行動
- 德國外長:同意大批難民入境只是救急 未來幾天不能照辦


- 農產品價格直線下跌 歐盟決定撥5億緩解困境
- 數千難民新抵慕尼黑 各國就接收難民人數陸續表態
- 英國無人機對敘利亞空襲 兩英籍IS武裝人員被擊斃
- 法國宣布法軍機將對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采取行動
- 德國外長:同意大批難民入境只是救急 未來幾天不能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