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导航大全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级毛片,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AV一区二区

李稻葵:世界經濟呈四大板塊化新格局

作者:李稻葵 來源:人民日報
2015-08-23 15:48:25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受各國經濟體制和政策以及自然稟賦、發展階段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呈現板塊化新格局。概括地說,世界經濟可以分為四大板塊。

第一大板塊是以英國和美國為代表、國際金融危機后經濟恢復較快的發達國家。英美盡管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但它們采取了快速靈活、比較務實的經濟應對政策,包括若干輪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甚至一些會計準則的改變,幫助其金融體系迅速修復資產負債表,消費者信心得到了較快恢復。因此,英美經濟恢復較快,失業率已降到正常水平之下,經濟增速基本回升到危機前2%—3%的水平。與這些國家密切相關的外圍國家,包括加拿大、愛爾蘭等,與英美基本同步。

第二大板塊是歐洲大陸和日本。這些國家經濟體制相對僵化,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沒有像英美那樣采取靈活的應對措施,經濟恢復十分緩慢。其中,日本經濟恢復之路將尤為漫長,因為日本面臨人口老齡化、創新動力不足、債務水平高等短期內難以化解的問題。最近一兩年,這些國家步英美后塵,出臺了各種量化寬松政策,也出現了一些經濟恢復的跡象。

第三大板塊是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一些經濟體制改革力度較大、經濟政策比較靈活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速度都在7%左右。中印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特別是中國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二,是印度經濟規模的5倍左右,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第四大板塊是眾多增長遇到困難、微觀機制不夠穩固、宏觀政策不夠穩健的新興市場國家。這些國家的主要代表是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等資源和原料出口國。當前,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又低于世界經濟增速,大宗產品價格不斷下跌,致使巴西、南非和俄羅斯經濟出現負增長。這是多年以來罕見的。這些國家要在經濟上翻身,必須在調整經濟結構和宏觀政策方面下大功夫,而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在世界經濟呈現板塊化格局的背景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中國與美國最為引人注目。中美兩國經濟互補性極強,相互之間的實物貿易極為重要,占各自貿易的比重很高。同時,雙方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其關鍵在于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規則制定。這一過程很可能持續3至5年,其結果將影響經濟全球化未來一二十年的走勢。

美國的競爭優勢在于高科技行業、基礎型制造業和金融行業等,而中國的優勢則在于一般制造業和部分服務型行業,也包括互聯網。當前,美國致力于重塑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規則,重點是強調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利用貿易壁壘排斥所謂的政府補貼企業。在這一背景下,美國緊緊拉住十多個國家,推動跨太平洋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同時推動與歐洲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談判,因為美國深知其國際長期競爭力的根本在于經濟全球化的新規則。美國把重塑經濟全球化作為戰略重點,所依賴的是軟實力和大量國際化人才、在歷史上形成的話語能力、發達的金融法律服務業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所形成的以美國華盛頓和紐約為基地的各種國際組織。中國也非常清楚,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格局對于自身以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至關重要。中國靠的是硬實力,其中包括全球第一大貿易進出口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一大儲蓄國和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等經濟硬實力。中國缺少的是軟實力,其中包括國際化人才儲備以及國際化研究能力。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對中國抱有很高期望,希望中國能代表新興市場國家與美國既競爭又合作,重新建立一套對新興市場國家比較公正合理、能夠引導全球經濟重回較高增長速度的國際規則。為此,中國提出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牽頭成立亞投行以及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

經濟全球化的大方向、大趨勢不會改變。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中國經濟仍然大有可為,中美合作的前景仍然良好。但中國必須繼續增強經濟硬實力,同時不斷提升軟實力,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和改革,為中國未來發展也為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開拓更加廣闊的空間。(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