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导航大全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级毛片,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AV一区二区

移動新媒體
中國搜索

蔡成平:日經新聞收購FT的背后考量

文/新浪財經日本站站長 蔡成平

對日經新聞而言,收購FT帶來的潛在價值是巨大的。雖然,FT的付費用戶量只有日經新聞的五分之一,但FT的付費用戶超過三分之二屬于英國以外地區。與日經新聞相比,顯然FT的全球化戰略更為成功。

蔡成平:日經新聞收購FT的背后考量

日經新聞收購FT的背后考量

“日經新聞1600億日元100%收購金融時報!”東京時間23日深夜約11點30分,這一爆炸性新聞一出,即迅速登上日本最大的門戶網站——日文雅虎的頭條。

這一并購,是有史以來日本媒體最大規模的一筆海外收購,也讓日經新聞社一躍成為全球讀者最多的財經媒體。

《日本經濟新聞》與FT結合后,電子版付費用戶數將達到93萬人(其中《日本經濟新聞》自身用戶數為39.1萬人),超越《紐約時報》(約91萬人);報紙發行量(《日本經濟新聞》自身的晨報發行量為273萬份)將是《華爾街日報》(約146萬份)的兩倍以上。

讓人感到“意外”的收購

對此,野村證券的藤原誠一感嘆道,“這真是大半夜睡覺之前讓人頗感震驚的消息”。三菱UFJ調查咨詢師片岡剛士也認為,“這是讓人吃驚的展開。”

日本知名互聯網新媒體UZABASE總監渡邊貴史則驚訝不已地問,“這是真的嗎!?”其意外之情溢于言表。

震驚、意外,這樣的反應并不奇怪,這也是很多日本人在聽到這一消息時的反應,實際上,就在消息發布前約3個小時,渡邊貴史的上司——UZABASE總裁梅田優祐還轉發了一條相關報道,并附加了一條評論:“據說有力候補買家是彭博、德國Axel Springer、湯森路透,最終究竟會花落誰家呢?”

就在消息發布3個多小時前,日本經濟新聞駐倫敦記者黃田和宏還在日經新聞官網刊發了一條快訊,稱“英國教育出版巨頭培生集團正在就出售旗下的金融時報與買方交涉中,買方情況不詳,據路透社披露是一家‘全球性的數字媒體公司’,預計售價10億英鎊(約合1930億日元)左右。”

除了日經新聞,FT方面出現了煙霧彈,就在公告發布約30分鐘前,還在隱約地透露稱“將被德國Axel Springer收購”。

日本國內輿論紛紛點贊

除了“意外”、“震驚”外,也有個別聲音對這一起收購的資金額表示不解,如三菱東京UFJ銀行的西野就認為,“即使有各種因素的權衡考量,一個50億日元不到(注:金融時報去年經營收益約為45億日元)的東西,需要花費1600億日元來買嗎?”

不過,日本國內的輿論,整體上對這一起收購還是普遍持點贊、期待的態度。

日本證券巨頭Monex公司CEO松本大在消息剛出來后就評論道“真是痛快的壯舉!FT或許已有所衰落,但即使如此,花費1600億日元收購還是值得的。”

日本M&A領域的權威人物、京都大學經營管理學院客座教授佐山展生也評價道:“一起有趣的收購!期待日經新聞能夠經營好,以進一步提升FT的品牌價值。”

日本Globis商學院創辦人、知名創業家堀義人也評價道,“大新聞!這是一起很有趣的事件。據此,日經FT集團將在全球財經媒體領域占有有利的領先位置,其競爭者將是默多克WSJ聯合、或者默多克彭博聯合吧。”

日經果敢收購的背后考量

在日本,講到《日本經濟新聞》,首先想到的第一印象就是日本社會第一財經大報,且擁有140年的歷史,比《金融時報》還要足足悠久12年。

在被譽為“報業王國”的日本,傳統紙媒是名符其實的“報業集團”。比如,日經新聞集團除了發行《日本經濟新聞》外,還擁有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50余家、持股20%以上的關聯公司約10家(包括東京電視臺、大阪電視臺、北海道電視臺等),而且其高收益率讓其他報業集團望塵莫及,經常利潤幾乎與銷售規模排第一的《朝日新聞》持平,是《產經新聞》、《每日新聞》的7-8倍。

與日本紙媒名副其實的集團化相比,FT顯然只是“大品牌、小體量”。FT的全球付費用戶量(電子版與紙版合計)、以及銷售額都只有《日本經濟新聞》的五分之一左右。

不過,盡管如此,日經新聞花費1600億日元來收購FT,其實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因為從日經新聞3月份發布的財務數據來看,截止到2014年12月末,集團所持現金、有價證券(流動資產)等不足1400億日元。

那么,日經新聞收購FT的主要考量是什么呢?對日經新聞而言,可以說收購FT帶來的潛在價值是巨大的。

首先,日本的報業集團雖然體量龐大、報紙發行量高到驚人,但這樣的業績表現,很大程度上是日本極為特殊的媒體環境造成的,加上主要是日語發信的緣故,從全球范圍來看,日本紙媒是典型的“大而不強”,其美譽度、公信力、影響力,遠不及英美大報。

雖然,FT的付費用戶量只有日經新聞的五分之一,但是與日經新聞的付費用戶幾乎100%限于日本國內相比,FT的付費用戶超過三分之二屬于英國以外地區。

與日經新聞相比,顯然FT的全球化戰略更為成功,對全球經濟的信息傳播力、言論影響力都要大得多。加上,英語圈是極為龐大的市場陣地。收購FT,對日經新聞的全球業務拓展、影響力提升都將助力甚大。

其次,FT在互聯網時代的積極求變,“數字化先行、多渠道經營”的探路經驗及手法,正是日經新聞所需要學習、吸取的部分。

雖然,日經新聞比FT的歷史要長12年,但在電子版盈利模式、數字化探索方面要遠遠地落在了后面。

雖然在日本的幾大紙媒中,日經新聞稱得上是對數字化探索最為積極的一家,但囿于日本極為特殊、集體默守陳規的媒體環境,從全球角度來看,不得不說是已經大幅落后了。

日經新聞是在2010年才開通“日經電子版”,而FT則早在1995年就推出了電子版,開啟數字化探尋之路。FT的付費用戶數量雖然只有日經新聞的五分之一,但是FT用戶的約60%為電子版購讀者,而日經新聞的電子版購讀用戶僅占總體的10%左右。

將數字化探索的先行者FT納入旗下,倘能善加活用,無疑對日經新聞在日本國內的率先數字化探索大有裨益。

正如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根來龍之所言,“這是一起左右日經未來命運的收購,但也是日經成長為世界級媒體的唯一機會。對日經而言,如此大額的收購當然伴隨著風險,但未來可期。FT成功推進的電子版收費盈利模式,正是日經新聞所期待的理想模式,這為日經新聞未來如何推進電子版,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收購FT已落下帷幕,日經新聞未來是“改造FT”還是“被FT改造”,二者結合將產生物理反應,還是化學反應,拭目以待。而日經新聞倘能加速數字化、全球化改革,無疑將帶動整個日本媒體生態環境的改變。

編輯: 吳桂霞標簽: 日經 FT Globis WSJ Monex
海軍第19批護航編隊濰坊艦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571名中國公民撤離也門
海軍第19批護航編隊濰坊艦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571名中國公民撤離也門
雙胞胎寶寶激萌走紅屢遭搭訕 辣媽寫答題板機智回應 當好萊塢大片遇上食物:魔戒變甜甜圈 馬卡龍激怒綠巨人
爭做好命女 心理學家教你學撒嬌 超模性感演繹奢華珠寶大片

新聞熱搜榜

      美國書展

      詳細>>

      貴陽數博會

      詳細>>
         
      • 專訪世界銀行行長

        專訪世界銀行行長

      • 專訪韓國駐華大使

        專訪韓國駐華大使

      聯系我們

      電話: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