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6月10日電,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今日在香港舉辦題為“亞洲零售業的新絲綢之路”的專題研討會,探討“新絲綢之路”時代下亞洲零售業的前景,吸引了逾200名業界精英人士出席。
中國的“一帶一路”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等戰略舉措,給“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未來十年的經濟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長動力正從出口轉向內需。與此同時,東盟國家將于2015年底建立東盟經濟共同體(AEC),創造一個逾六億人口的共同市場。這一系列歷史性發展將會對亞洲各行業資金、商品、知識與人才流動產生巨大影響,零售業亦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2014年11月11日,中國阿里巴巴“雙十一”購物節單日銷售額再破紀錄,高達571億元人民幣(約93億美元),遠超美國“黑色星期五”與“網絡星期一”兩個購物日銷售額總和。中國零售業欣欣向榮,以及亞洲中產階級的日益崛起,將會對亞洲零售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日報亞太分社社長兼總編輯周立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新絲綢之路”局勢下,亞洲零售業的發展有賴于多元化合作,其中即包括渠道融合。本次論壇的研討嘉賓包括:Bang & Olufsen中國及韓國區董事總經理Lars Hardboe GALSGAARD先生;大悅城地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福平先生;捷成集團人力資源及企業傳訊董事黃曉怡女士;麥德龍中國總裁席龍(Jeroen de Groot)先生及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竇文宇教授。五位零售界領軍人物在研討會上各抒己見,探討 “新絲綢之路”為零售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業界如何實現人才、銷售和市場等多方面的合作。
丹麥頂級音響品牌Bang & Olufsen中國及韓國區董事總經理Lars Hardboe GALSGAARD先生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逐漸轉型為以內需為主導,這將為零售業帶來無限商機。昨日(6月9日),Bang & Olufsen因其過去三年間在中國開設了50家零售店的迅速增長,以及其在高端音響設備品牌中的卓越成就,獲得了“中國日報亞太零售領袖大獎”。
大悅城地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福平先生表示,“新絲綢之路”不斷促進人力、資本和商品在地區間的流動,也同時刺激了零售業的增長。創新是零售行業成功的關鍵所在。
捷成集團人力資源及企業傳訊董事黃曉怡女士談及用戶溝通問題時表示,作為經銷商,捷成集團的業務不只是銷售產品,更多的是關注消費者的用戶體驗。企業的核心能力在于不斷適應和參與到行業的發展中。
麥德龍中國總裁席龍(Jeroen de Groot)先生指出, “一帶一路”將帶給零售商們一個巨大的市場,互聯網巨頭(包括電商)等既是傳統零售商的競爭對手,同時也將會成為合作者。
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竇文宇教授提出,亞洲的零售商應該把重點放在不斷開放的市場中。隨著“新絲綢之路”的發展,人們會看到各種來自不同國家的品牌,以及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盡管目前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增強,但是在亞洲市場仍然有很強的多樣化需求。零售商們需要了解消費者不同的文化根源,從而找到對應的模式和多樣化的產品來滿足這些消費需求。
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www.cdroundtable.com)是一個由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領袖和社會精英參與的高端對話和交流平臺,圍繞亞洲地區經濟、商業、產業和社會發展等具有戰略影響的重要議題展開討論,至今在港、澳和亞太多國已經舉辦了40余屆,逾萬名決策精英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