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田阿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被沙特擋在了門外。5月20日,路透援引中國資深石油交易商消息稱,沙特阿拉伯和主要OPEC成員國已經拒絕了中國5、6月進口更多原油的請求,迫使中國不得不向西非、阿曼和俄羅斯等尋求供應。
然而,就在4月底,沙特原油部長Naimi訪問中國時卻“豪言”表示,沙特愿意滿足中國100%的原油需求,并且沙特有空間與中國進行共同能源投資。時隔還不到1個月,沙特此次“變卦”尤顯得出乎意料。有媒體報道指出,沙特拒絕中國更多的購油需求旨在為留下更多原油供給本國煉油廠。那么,沙特此舉真的就只是這么簡單么?分析人士表示,其背后的新能源戰略的轉型或才是真實理由。
沙特為滿足自身原油需求?
有媒體報道稱,沙特以留下更多原油進行精煉為由拒絕中國。據了解,長期以來,作為一個原油出口國和石化產品進口國,沙特4月的Yasref煉油廠開始全力運行,每天煉油需要40萬桶原油,使得其足以生產并出口石油焦炭、柴油、汽油等產品。
對此,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高健在接受《中國日報》中文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認可,高健表示,“由于氣候因素,沙特每年夏季國內用電量比較大,電廠發電用油比較多,沙特拒絕中國的購油需求,或出于滿足自身需求考慮的?!?/p>
據悉,自2014年下半年油價下跌開始,中國就趁低吸納原油儲備。其中,四月從海外進口石油平均每天740萬桶,超過美國日均720萬桶的進口量,成為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
高健補充道,沙特也有擔心中國大量儲油之后,會造成需求放緩?!霸谌ツ晗掳肽暝捅┑詠?,中國在大規模抄底儲油,而一旦二期戰略儲備完成,那么未來的需求就會出現下滑,目前國內經濟放緩,剛性需求低迷,未來油價如若反彈,沙特對石油進口大國—中國的出口收入便會受到影響?!备呓≌f。
沙特減少亞太地區供應量 日韓同在列
然而,沙特減少對他國的原油供應量并不只是中國,日本、韓國也同樣在列。據媒體報道稱,湯森路透石油研究和預測駐亞洲主管Yan Chong Yaw曾表示:“我們的分析顯示,沙特5月對中國出口原油量下降許多,他們在中國市場的整體份額也有所下降。”
該研究機構最新的中國原油報告顯示,5月沙特占中國進口原油的份額從4月的36.5%下降至略高于30%。
據路透表示,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在4月時已經減少了一些日本和韓國客戶的合同供應量。該公司尚未做出評論。
沙特新的能源戰略不容忽視:化石能源或將成歷史
對一個每日原油產量為1000萬桶的石油大國來說,沙特同時減少原油進口商的供應量,且拒絕中國進口更多原油的請求,對此,奇點創世分析師馬林分析表示,沙特此舉或與其新的能源戰略決定有關。
21日,據《華爾街見聞》援引沙特媒體報道稱,沙特最高經濟委員會已批準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重組計劃。今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將會從沙特石油部中剝離出來。馬林表示,“此舉將會降低政治因素對沙特阿美的影響,使得沙美能夠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沙特阿美作為沙特最大的石油公司,甚至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它的重組引起了多數分析師的關注。
分析人士表示,沙特阿美若從沙特石油部剝離的話,那么行政命令對沙特阿美的影響就會減弱,沙特阿美很可能會更多的從商業角度考慮公司決策,這將會對整個全球市場產生很大影響。
據奇點創世分析師表示,本月11日,沙特阿美批露了其2014年度公司報告。報告指出,沙特阿美的愿景是在2020年成為世界領先的綜合能源和化工公司。沙特阿美特別強調了自己在石油下游產業的發展。報告中多次提及了沙特阿美在沙特境內的煉油項目,包括與Total合資的SATORP項目、中石化合資的YASREF項目以及沙特阿美獨資的Jazan項目。預計這三個石油精煉項目將會給沙特帶來超過34000個工作崗位。
馬林認為,“發展下游產業將會降低石油價格對沙特經濟的影響。通常來講,石油上游產業受油價影響較大,而產業鏈較長的能源企業則能有效的抵御油價變動的不利因素。沙特阿美所披露的發展方針可以極大幫助沙特經濟多元化發展?!?/p>
沙特新能源戰略的轉變似乎又來了一記重磅印證。據媒體報道稱,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的石油部長Naimi21日稱,2050年左右沙特可能淘汰化石能源,未來沙特計劃轉型成為太陽能和風能大國。Naimi同時表示,沙特可能在幾年后開始出口電力,以取代化石能源。
Naimi表態說,“我們意識到,最終我們將不再需要化石能源。雖然我不知道具體的時間點在什么時候,或許是2040、2050年也有可能更晚一些。”
中國石油產品消耗量巨大,長期來看或需尋找新伙伴
根據國家發改委20日統計快報來看,中國4月份原油產量1733萬噸,同比增長2.2%;原油加工量3905萬噸,增長6.4%,成品油產量2475萬噸,增長8.1%;成品油消費量2316萬噸,增長3.9%。
對此,奇點創世分析師表示,“若沙特持續拒絕提高對中國的石油供給,則中國需要尋找新的能源合作伙伴。”
據數據顯示,中國原油加工量遠高于原油產量,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原油進口。中國已是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在能源市場中也逐漸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分析師高健表示,中國進口原油除了中東以外,還有其他的進口渠道,短期內對中國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從長期來看,由于自身供應能力相對偏弱,中國對石油的對外依存度還會提升。從中國目前加緊推出原油期貨來看,也體現出了中國期望增強在國際市場的定價話語權的決心。據媒體消息,5月21日,俄羅斯已率先表態,或無法根據協議長期供應中國所有石油。有業內人士表示,科威特和阿聯酋也拒絕了增加供應的要求。
分析師馬林認為,中國潛在深入合作伙伴或包括巴西。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leo Brasileiro SA)20日稱,預計今年的出口量將達35萬桶/天,去年這一數據為23.15萬桶/天。目前巴西石油主要出口國家為中國和印度,其次為美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