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報告稱深圳內地城市排名超廣州 直逼上海
【延伸閱讀】美媒評中國城市化挑戰:流動人口難享社會福利
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道外媒稱,中國正在經歷一場由政府主導的徹底轉型,從一個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國家,轉變成一個現代城市居民為主的社會。其目標是在未來10年,把70%的人口——即9億人——整合到城市地區。
據美國《紐約時報》4月22日報道,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4月18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探究了中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面臨的種種挑戰,以及改變依賴出口、廉價勞動力和土地且不計環境代價的發展模式,轉向更加依賴生產力增長和國內消費的必要性。報告發現,中國特大城市的數量是官方數據的兩倍。特大城市的定義是超過1000萬人口的城市。以下是這份報告的一些要點:
特大城市增多
報道說,中國政府的統計中只有六個超過1000萬人口的城市,原因是它剔除了外來務工人員和郊區人口。OECD將狹義上的行政范圍以外的都市地區人口也納入調查中,稱中國目前有15個特大城市。
規模大
報道說,經濟自由化推動了城市化。1980年,只有19%的中國人口居住在城市。根據政府的預測,這個數字在2020年可能達到60%。來自農村地區或其他城市的外來務工人員在中國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已經達到一半左右。報告援引政府的數據稱,全國的城市中大約有2.74億的外來人口。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三分之一的居民來自中國其他省份。
年輕男性
報道稱,2012年,將近60%的中國流動人口是16到40歲的男性。與印度和巴西的流動人口相比,他們受教育程度更高:五分之四的中國流動人口至少完成了初中教育。2010年,中國90%的建筑工人和80%煤礦工人都有流動背景。
該報告稱,中國的城市官員缺乏與周邊地區合作的動力。因此,報告稱,“30多年來,地區競爭一直是改革的主要特征”。
報告指出,“城市間的競爭造成了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部分重復建設由高增長率承擔了,但還有一些被認為是浪費?!?/p>
投入本地需求的地方財政不足
報道稱,從1994年開始的全國稅務制度改革,使財政制度更加集中化,流向北京中央政府的收入日漸增加。中央政府常常是根據當地的戶籍登記,即戶口數據為社會服務撥款,但這些數據并未算入在城市生活卻沒有城鎮戶口的外來人口?,F金短缺的市級政府,更缺乏為外來人口提供醫療保健或教育等社會服務的動力。
報告稱,為了支付這些費用,各市變得過度依賴出售土地使用權和貸款。
收入差距
報道稱,過去30年,中國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拉大。從政府數據來看,1978年開始進行經濟自由化時,中國城鎮家庭的收入是農村家庭收入的2.5倍。到2012年,城鎮居民的收入是農村居民收入的3.1倍。盡管農民工在城市里的掙的錢比留在鄉下的人多,但他們享受不到很多社會福利及住房補貼項目,這些通常是留給有城鎮戶口的居民的。
缺乏市民參與
報道說,“市民沒有參與討論城鎮規劃的正式渠道,也沒有提供服務質量反饋的途徑”,報告稱。“在涉及新開發項目的決策中,主導力量可能是開發商和地方官員,他們誰都不會長期留在某個城市,不用承受那些決策的后果?!?/p>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中國某城市的新建住宅小區。(資料圖片)
?。?015-04-23 00:40:00)


- 習近平同盧卡申科出席中白地方經貿合作論壇開幕式
- 尼泊爾強震后 考慮中國線路攀登珠峰登山人數增多
- 李克強將對巴西、哥倫比亞、秘魯、智利進行正式訪問
- 外交部:中方愿同英新政府進一步深化各領域交流與合作
- 外交部對也門胡塞武裝同意?;鸨硎練g迎


- 習近平同盧卡申科出席中白地方經貿合作論壇開幕式
- 尼泊爾強震后 考慮中國線路攀登珠峰登山人數增多
- 李克強將對巴西、哥倫比亞、秘魯、智利進行正式訪問
- 外交部:中方愿同英新政府進一步深化各領域交流與合作
- 外交部對也門胡塞武裝同意?;鸨硎練g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