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企將投資10億英鎊打造倫敦新金融城
【延伸閱讀】金融時報分析中國買家為何追捧倫敦房產
參考消息網5月14日報道英媒稱,在本輪長達四年的樓市調控、各方利益激烈博弈、投資渠道匱乏的影響下,當前中國購房需求的變化已經顯現,受到限購、杠桿率低、資金成本相對較高等因素的制約,被長期抑制的投資需求已經尋找到新出路,其中很大一部分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倫敦成為海外住宅物業投資的一個熱門目的地。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13日援引仲量聯行近期發布的最新研究數據稱,基于倫敦住宅市場持續活躍,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購買倫敦住宅物業,預計未來五年這種勢頭仍會延續,同時預計中國高收入和高凈值個人與機構對倫敦住宅市場仍會保持較高的熱度。
仲量聯行北京國際住宅部總監張宏表示:“無論是市中心區域,還是外圍非核心地段,近兩年倫敦所有區域市場價格均呈現大幅攀升;其中倫敦金融城和東倫敦地區物業增值最為顯著,后者在2013年全年的住宅物業價格激增16.5%,高于整個倫敦中心地段12.2%的平均增幅。”根據資料顯示,倫敦住宅物業在1972年至2012年40年間年化的平均漲幅約8%。
2013年仲量聯行提供的交易數據顯示,在購置倫敦中心區新建住宅的買家中,來自中國的買家占比23%,其中中國內地占6%,香港占17%,馬來西亞和中東分別占11%和15%,僅有19%來自英國本土。其中中國內地買家占比為首次統計,此前都是將香港和中國內地合并為中國買家。此外,倫敦萊坊房地產經紀公司的數據顯示,2013年倫敦低于100萬英鎊的房產,有7.5%被中國內地買家拿下,而2010年這個比例僅為2.7%。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幾名觀眾在了解來自英國的房產項目的情況。不少項目紛紛以“購房送移民”、“投資移民帶綠卡”等口號吸引顧客。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報道認為,中國買家追捧倫敦住宅市場的主要原因,除了倫敦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以外,還有該地區未來住宅物業增值強勁,租賃市場活躍,個人投資者貸款利率相對較低等優勢。
張宏表示,一方面,來自海外的個人投資者購買倫敦住宅物業的首付為10%-30%,最高可貸款7成,目前貸款年利率僅為3.12%-3.88%;而在中國內地,居民目前首套置業的首付往往在4成左右,二套房更是高達6成至7成,貸款年利率普遍在6.7%上下,甚至逾7%。另一方面,盡管在中國資本項目管制下,個人每年購匯數額有限,但實際上,這并不會成為阻礙中國內地買家倫敦置業的絆腳石,原因在于:首付比例較低,且國內部分銀行推出大額跨境匯款,境外匯款用途僅包括境外購房、償還房貸、海外留學、投資移民款。
仲量聯行此前稍早發布報告稱,今年首季中國機構投資者對海外房地產投資額同比增長25%,達21億美元;其中對住宅開發的投資額同比更飆升達80%,由去年首季的6億美元升至今年首季11億美元。今年首季度,中國對外房地產交易活動主要集中于倫敦、悉尼、洛杉磯和紐約等城市。
報道稱,由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高凈值個人和房地產開發商對持有海外資產的興趣不斷增加,倫敦住宅市場呈現前所未有的增長和活躍趨勢,但這也引來外界對英國尤其是倫敦房價高企的擔憂,尤其是富裕的中國內地買家一直被認為是推高房地產價格的“罪魁”。英國近期推出一些措施,企圖使樓市降溫,包括對海外投資人征收資本利得稅,對透過空殼公司購買的海外投資人征收15%印花稅。
(2014-05-14 17:44:00)


- 日《產經新聞》刊登種族隔離論引南非使館抗議
- 澳洲奶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 英國加入北約武器共享協議 被指將喪失國防自主權
- 剛果河發生兩船相撞事故 42人獲救約百人失蹤
- 庫爾德武裝奪回敘戰略重鎮附近至少163個村莊


- 日《產經新聞》刊登種族隔離論引南非使館抗議
- 澳洲奶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 英國加入北約武器共享協議 被指將喪失國防自主權
- 剛果河發生兩船相撞事故 42人獲救約百人失蹤
- 庫爾德武裝奪回敘戰略重鎮附近至少163個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