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企抓緊布局拉美 常因環保問題遭到反對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道英國《衛報》網站12月21日稱,美國陸軍軍事學院研究員、被一些人視為中國-拉美關系頂級專家的埃文·埃利斯,在新書《中國在拉美:對中國人的挑戰和對該地區的影響》中稱,過去幾年,通過貿易協議、并購、貸款和建筑項目,中國人開始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進行了新的“重要的”實體布局。
埃利斯談到了中國企業面臨的各類有關環境的問題:
1.中企正加大在拉美的實體布局,而布局的重點恰恰是那些最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引發擔憂的部門:石油、采礦和農業。中國在石油部門的布局主要是在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和阿根廷,在采礦部門的布局主要是在厄瓜多爾和秘魯。
2.環保主義者和當地社團的抵制,是試圖在拉美進行并購的中企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迄今為止,涉及中國投資者的項目經常因環保原因而遭到反對。
3.基于環保理由對中國項目的抵制,“未來很可能會因潛在的……涉及環境脆弱區域的項目的增加而加劇”。這些項目包括對牙買加戈特島的開發,以及對厄瓜多爾伊斯平戈-坦博科查-蒂普蒂尼油田的開發。
4.對環境的擔憂是中企面臨的一大挑戰,原因并不是它們本質上就比別的公司“更不尊重環境”,而是“因為諸多因素的聚合”,其中包括中企關注的主要是一些對環境具有高度沖擊性的部門、文化差異以及中企在該地區缺乏經驗。
5.中國已展開的多個項目都受到了“環境投訴”。這些項目包括首鋼經營的秘魯馬科納礦、多米尼加的邁蒙山礦和阿根廷的謝拉格蘭德礦。
6.中國公司已作出努力來改進它們的環境行為。
7.從對環境帶來沖擊的角度講,中企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沿海鉆探風險尤其大,因為這些公司在利用深水鉆探技術方面相對而言還是新手。
8.雖然“許多在拉美的中企的確表現不佳”——要么是“任性地推行中國的準則與做法,而這些在新環境下行不通”,要么是對當地準則缺乏了解——但它們“從本質上講,行為方式并不比西方公司更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隨著在非洲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國法語專業畢業生選擇去非洲工作。圖為今年7月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一處工地中工作的中企員工。


- 澳8名孩童遇害房屋或被拆除 狠心婦人受謀殺指控
- 外交部:在安哥拉被抓扣我公民多數已獲釋
- 烏茲別克斯坦議會立法院大選落下帷幕
- 烏克蘭總理用公款換座駕輪胎 議員斥其“該去騎驢”
- 越南專家:越南在中國的投資項目稀少


- 澳8名孩童遇害房屋或被拆除 狠心婦人受謀殺指控
- 外交部:在安哥拉被抓扣我公民多數已獲釋
- 烏茲別克斯坦議會立法院大選落下帷幕
- 烏克蘭總理用公款換座駕輪胎 議員斥其“該去騎驢”
- 越南專家:越南在中國的投資項目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