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外媒稱中國資本外逃勢頭加劇
參考消息網2月7日報道外媒6日報道稱,資本外逃是中國許多年來一直存在的現象。外逃資金來自各色人等,包括官員、幸運的上市(特別是境外上市)國企高管以及新富起來的企業家。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錯誤和遺漏(2010年為600億美元)表明,資本外逃的規模可能高達數百億美元,盡管很難區分熱錢流出和資本外逃。
隨著投資者對人民幣的看法變得較為悲觀,流出中國的資金規模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就目前來說,人民幣升值前景變差有許多原因,包括貿易順差遠小于以往和出口前景不佳。
渣打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王志浩表示,去年中國經常賬戶盈余大概在2500億美元左右,但今年可能減少到1400億美元。去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從3.2萬億美元降至3.18萬億美元,今后還可能進一步下滑,原因是中國經濟在緩慢轉型,越來越多地依靠內需拉動。
因為這幾個因素,許多聰明的外匯交易員已經不再把寶押在人民幣快速升值上。去年12月,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環比下降6%,為歷史最大跌幅,反映了資本流動擴大和經常賬戶往來更為均衡。
王志浩指出,熱錢流出現象可能已經持續了許多年,但過去被資本流入的勢頭蓋過了,所以看起來不明顯。“可見性”是資本外流問題的一個重點。可以說,中國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更多是在社會層面,而非經濟層面。
報道指出,外流資金尋求的不是最高額的回報(這種回報目前仍要在國內尋找),而是避風港。資金外流反映了富人們的不安全感,他們加入了外國投資者的行列,要求獲得更穩固的財產權。這對合法資金來說是好事,但對不合法資金來說就未必了。
(2012-02-07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