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價值鏈將成繁榮增長新引擎
隨著習近平主席11日宣布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APEC通過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一個亞太合作的新時代正在到來。
特別是APEC達成的關于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的合作戰略藍圖,不僅將推動亞太地區貿易投資便利化,強化亞太全球制造中心地位,更勢必將把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成為促動亞洲經濟長久繁榮發展的新引擎。
事實上,價值鏈早已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驅動力量。本世紀以來,國際分工越來越表現為相同產業不同產品之間和相同產品內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環節之間的多層次分工。國際分工的范圍和領域不斷擴大,逐漸由產業間分工發展為產業內分工,進而演進為以產品內部分工為基礎的中間投入品貿易(稱為產品內貿易),從而形成了“全球價值鏈分工”。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對國際生產、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全球市場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制造”正在取代“美國制造”“德國制造”“中國制造”成為新的大趨勢。
過去10年中,亞洲對歐美出口所占比重明顯下降,但區內貿易比重大幅上升,區內貿易更為緊密。各國統計依存度指數等均不斷攀升,區內貿易比重高達67%。APEC21個經濟體2013年GDP合計42.5萬億美元,占全球GDP74.9萬億美元的56.8%。
中國憑借其相對亞洲其他國家較好的基礎設施、熟練的加工技術,相對日本等國較為低廉的勞動成本,逐步成為亞太價值鏈中最大的中間品輸出國,各國對中國的中間品出口具有明顯依賴性,亞洲也由此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跨國生產網絡和新的雁陣模式。然而,中國在亞太價值鏈中整體產業增加值創造能力仍待增強。
從區域發展優勢來看,亞太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發展階段有很大差異,而不少國家的產業結構和比較優勢又可以形成互補,亞太經濟體可以通過彼此市場的進一步對接,擴大需求規模,利用垂直專業化機制實現差異化競爭和專業化發展,從而為構筑完整的價值鏈創造條件,這將根本改變“南—南”“南—北”貿易的傳統方式。
相關報道


- 澳聯邦政府將出臺嚴厲新規限制外國人買農地
- 李克強離京赴緬 一天半內將出席三場重大會議并訪緬
- 中美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中方首次提出碳排放峰值時間
- 中美發布應對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攜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 新西蘭1天連收3可疑包裹 疑恐怖分子散播埃博拉


- 澳聯邦政府將出臺嚴厲新規限制外國人買農地
- 李克強離京赴緬 一天半內將出席三場重大會議并訪緬
- 中美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中方首次提出碳排放峰值時間
- 中美發布應對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攜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 新西蘭1天連收3可疑包裹 疑恐怖分子散播埃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