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接見參加亞投行首批創始成員國備忘錄簽字代表時有三點非常重要的政策闡述,習主席用通俗的語言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第一,人心齊泰山移。亞洲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社會,各個國家之間有著共同的發展訴求,但是也有具體的政策要求。從習主席提出倡議到亞投行首批創始成員國備忘錄簽署,時間不到一年。這確實反應了域內國家共同的心聲,共同的努力和共同的奮斗目標。
第二,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中國發展過程中特別是改革開放過程中經驗的積累,同時也是在亞洲域內國家互聯互通過程中我們必須克服的瓶頸,這是亞洲各國感同深受的問題。亞投行將為亞洲區域基礎設施的發展,實現互聯互通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三,亞投行是多邊機制。其宗旨是開放和包容,中國期待著更多的域內國家能夠加入到亞投行中來,同時也歡迎域外的國家加入,在治理機制方面愿意參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成功做法,當然也要更加密切地結合成員國具體國情,在政策目標的設計,貸款條件等方面,既要有嚴格標準,又要實事求是。
在基礎設施發展方面APEC經濟體和G20成員國有著共同的訴求,北京APEC峰會在此領域取得的重大的進展,對布里斯班G20峰會在發展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所形成政策共識將發揮重大的引導作用。
第四,在穩定金融市場,應對各種突發的金融沖擊方面,無論APEC經濟體還是G20成員國都面臨著新的挑戰。
不久前美聯儲宣布從11月1日開始,美聯儲將不再購買政府債券和有抵押的企業債券,也就是說第三批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美聯儲每個月購買850億美國政府債券和有抵押的企業債券的歷史到此結束。
從雷曼兄弟破產之后,美國實施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到今天,其總規模達到3.3萬億美金。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在經濟危機高峰期為穩定美國經濟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時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導致了貨幣的超額印發,助長了金融市場泡沫。對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如何評價,有待歷史的結論。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結束之后,美聯儲何時啟動利率正常化進程,也就是美聯儲從什么時間開始提高美國的聯邦利率,改變目前美國聯邦利率0-0.25%的超低狀態。隨著美國經濟復蘇的逐步加強,美聯儲一定會啟動利率正常化進程。同時歷史經驗表明,一旦美聯儲開始提高利率,就絕不是一次性的提高0.25%基點,而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美國利率政策正常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包括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我們必須要高度關注。
在去年全國經濟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明確要求,我們要特別關注世界經濟走勢的四個問題。第一,關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貨幣政策變化;第二,要關注世界貿易格局變化;第三,要關注直接投資走勢變化;第四,要關注大宗商品特別是石油價格變化。習主席的預見和提出的政策要求使我們在錯綜復雜、快速變化的世界經濟格局中能夠占據有利的地位。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們要正確處理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之間的關系,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工作的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從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的角度分析和認識問題。中國經濟政策堅持宏觀上要穩、微觀上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基本原則,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政策,引導輿論。正是由于我們堅定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中國經濟才在這種錯綜復雜的世界經濟環境中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才能在首先把中國自己的事情辦好的前提下,做出我們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
第五,目前全球面臨著眾多的地緣政治風險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風險,埃博拉疫情在非洲一些國家的蔓延,對非洲以及全球其他地區形成了重大的威脅,也導致了對全球經濟的負面效應。面對特殊挑戰,中國發揮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作用。不久前,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對非洲埃博拉疫情嚴重國家提供第四批援助資金,總額5億人民幣。這體現了我們和非洲的情誼,也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負責任的精神。鑒于埃博拉疫情的防控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問題,北京APEC峰會和參會經濟體會十分重視,加強國際社會合作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政策協調,也將推動布里斯班G20峰會在這個領域形成重要的政策共識。
期待北京APEC峰會取得圓滿成功,期待北京APEC峰會成功引導G20布里斯班峰會成功,從而推動全球經濟復蘇與增長的進程、促進全球的就業水平的增長。這是中國人民的心聲,也是全世界的期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