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34%美國人認為財務處境比2008年更糟
【延伸閱讀】
美股評論:美國經濟靠譜的七大理由
2014-08-06 03:00:00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里弗斯(Jeff Reeves)認為,從就業、房市、企業及消費者支出等領域看來,美國經濟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大可不必杞人憂天,而這對股市而言當然也是好消息。
以下即里弗斯的評論文章全文:
萬眾期盼的7月就業報告并沒有能夠帶來多少樂觀的消息,但是我們也沒有理由因此而感到憂慮。勞動力市場的長期趨勢正在改善,各種經濟指標也日益向好。
我們必須明白,在經濟增長和股市上漲之間,其實并沒有特別堅實可靠的聯系。可是即便如此,看到經濟站穩腳跟,美國股市的投資者毫無疑問是應該感到樂觀的。
如果你依然擔心美國經濟,那么請看看我下面列出的簡短清單,我將為投資者和消費者奉上一系列理由,讓大家相信美國經濟正處在一種靠譜的狀態之中。
1. 就業市場持續改善:不錯,最新的就業數字顯示,名義失業率略有增加。這多少有點令人失望,因為6月6.1%的讀數為2008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可是,哪怕是6.2%,也是2008年10月以來最低的。這個變化其實極為有限。還有,批評意見說,就業面的情況之所以看上去改善了,是因為很多人退出了勞動力市場,但是我們看到,勞動力參與率其實是略有抬升了。
2. 長期失業者的希望:長期失業率最終還是露出了真正開始下滑的態勢。根據聯儲最近發布的報告,長期失業率2013年年底至今已經下跌了0.5個百分點,這也就意味著名義失業率的降低幾乎全部動力都來自這個領域。與此同時,勞動力參與率基本保持不變——所以,不要再喋喋不休,非要說這是因為許多人放棄了找工作努力的緣故了。
3. 氣候的影響:經濟的表現并沒有那么糟糕,只是壞天氣的緣故。第一季度的糟糕氣候對經濟的影響是實實在在的。我們只要看看第二季度的強勢反彈就明白了——早期估計數據是,經濟在這三個月當中實現了4%的增長。
4. 消費者歸來:首先是因為壞天氣已經過去,同時也是因為經濟條件的整體性好轉,消費支出現在的態勢非常理想,正在推動著國內生產總值的擴張。具體而言,消費支出正在以2.5%的速度增長。此外,消費者信心也達到了2007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
5. 企業支出強勢:從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相關數據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私營部門正在呈現活躍態勢。比如,企業支出增加5.5%,設備需求旺盛。還有,商務部也指出,非國防資本支出增長了1.4%,交通運輸和機械需求實現0.5%的增長,超越預期。
還有,來自Gartner的7月報告顯示,企業資訊技術支出增長2.1%,其中企業軟件開支更猛增6.9%之多。盡管整體而言,眾多科技類股現在都面臨著估值和移動化時代的挑戰,但是無可否認,企業在技術和設備上的投入正在增加,而這對于未來的增長當然是好事。
6. 房市表現活躍:盡管從財經媒體的標題,我們很容易可以得出房屋價格開始顯現疲態的印象,但實際上,房價還在上漲。最新的/Case-Shiller住宅價格指數顯示,在截至5月底的一年當中,主要城市地區的房價上漲了9.4%。此外,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也顯示,房屋建筑和改造實現了7.5%的增長,建筑商最近重新活躍起來。所有這些顯然都意味著,所謂房市再崩盤的擔心實在是太過夸張。
7. 不要忘記企業利潤。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標準普爾500企業的盈利平均增長11.5%,營收平均增長5.8%。與此同時,66.7%的成份企業超越了利潤預期,59.6%超越了營收預期。錦上添花的是,他們未來的財測也傾向于樂觀,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幾個季度當中,企業利潤繼續上揚的趨勢是可以持續的。(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