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估的越南
近幾年來,廉價的勞動力成本正在不斷吸引全世界的制造商將工廠搬遷到越南。數字顯示出了這一趨勢,在2013年一年內,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額(FDI)累計達216億美元,連續兩年創新高。然而當全球制造業巨頭們落戶之后,在與越南政府打交道、運輸貨物、雇傭越南本地工人的過程中,他們開始遇到不曾預料到的問題。而對于越南來說,對FDI的高依賴也讓他們如坐針氈,開始尋求增強本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低廉勞動力吸引FDI“灌入”
過去一年,越南對外經濟成就顯著。包括服務和貨物貿易在內的越南出口總額約達1427億美元,增速是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近三倍。其中,FDI總額猛增近55%,達216億美元,反映出越南對于投資商的強大吸引力。
廉價的勞動力成本是越南取得這一成績的主要原因,是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選擇落戶越南而非中國的最重要原因。自2007年起,越南開始進入人口結構年輕化的“黃金期”,這也吸引了中國制造商的投資。“近些年來,中國發達的大眾化服裝制造業正在向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遷移,其關鍵原因是低廉的勞務成本”,中國鞋服行業知名評論人馬崗說。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浙江、寧波等中國不少地方的紡織廠甚至在接單之后會將部分訂單交予越南本土工廠生產。緊鄰中國的越南也是腰包鼓起來的中國企業家海外投資的理想之選。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美的集團將其海外擴張的首站選擇在了越南。
與此同時,越南政府積極推動國內改革,并給予稅收優惠來吸引外資企業。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的TPP談判也讓越南顯得更富有吸引力。
外資汪洋中的一條小船
越南和中國差不多同時開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但其經濟改革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真正啟動,此時中國廣東已經憑借低廉的勞動力獲得了成功。與之相距不遠、生活習俗也相差不多的越南提出“瞄準廣東”的戰略,將廣東的每項成功改革措施都進行了研究。這一模仿似乎是成功的。2013年一年里,FDI創造了越南全社會投資的25%,GDP的18%和出口的65%,創造了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但這一表面鮮亮的數字意味著越南對FDI的依賴已經太深了。
把越南比喻為外資汪洋中的一條小船毫不為過。2008年,越南盾不斷貶值讓貿易赤字迅速拉大,緊接而來的是惡性通脹。外資開始逃離這片熱土,一度引發的金融“震蕩”讓外界擔憂十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可能重演。
與此同時,由于越南政府對外資企業實施比本土企業低一半的稅費優惠,越南本土企業面臨很大競爭壓力。以電子產品市場為例,25%的外資企業占據了80%的國內市場份額和全部的出口份額,越南本土企業只能從事零部件組裝和貼牌生產。實力弱小的越南本土企業無法依靠營業收入來更新設備。來自越南科技部的報告稱,目前越南本土企業使用的大部分技術設備比世界水平落后2-3代,上世紀60-70年代的設備占76%。
由于法制不健全,外資“灌入”越南經濟生活中的一大影響是勞資糾紛和工人罷工持續增加。越南官方上月數據顯示,2006年至今,越南全國共發生罷工逾5000起,沒有一起按法律規定程序進行。
FDI或難持續流入
越南也在尋求增強本國經濟的獨立性。本月初,越南政府批準發展國內市場與“2014-2020年階段越南人優先使用越南貨”倡議相結合的提案,該提案計劃將越南本土優勢商品的市場份額在2020年提升至80%。長期放開國內市場的越南政府的這一舉動被視為其迎合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限制外資的先聲,這讓外界對這一國家的投資前景產生懷疑。事實上,經歷連續數年大量吸收FDI之后,越南長期存在的問題已經暴露出來。
外資企業因越南的勞動力價格低廉而來,這繁榮了勞動密集型行業,但卻導致了越南經濟結構的路徑依賴:勞動密集型行業只需要工人具備簡單的技能,這讓工人們沒有進步的動力。而僅僅能滿足基本需求的工資,也讓工人們更無法支持進一步的培訓費用。據悉,越南技術工人的比例只有40%,接受職業培訓的工人比例只有30%。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越南人習慣了重復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不愿在教育上投入更多。正是在這一點上,越南大不如中、韓等國。這意味著越南要想在微笑曲線往上爬更顯艱難。而技術水平更高的企業可能不會選擇將越南作為他們的備選項。
雖然有心為外商提供更好的運營條件,但越南破舊的基礎設施增加了企業交通物流成本。世界銀行的調查顯示,越南基礎設施的效率在全球的排名遠低于泰國等鄰國。這背后反映出越南國家財力的有限。越南每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為250億美元,但目前面臨的缺口達90億美元。無力興建大規模基礎設施甚至讓越南放棄了亞運會的承辦權。
越南同樣遭遇到腐敗問題的困擾。由于過去幾十年實施了比較成功的政治改革,越南的腐敗情況相對較好,但仍不容忽視。2012年底,越南國家航運公司原董事長楊志勇被捕,他被指責利用掌舵這一越南最大國有航運企業的機會貪污,致使公司損失12億美元。去年一年,越南法院受理的腐敗案件數量達278件。
甚至外商本來最青睞的低成本勞動力優勢也面臨挑戰。自2007年起,越南開始進入人口結構年輕化的“黃金期”。但到2025年,越南就將與中國一起進入人口“超老齡化”社會,其人口紅利的持續時間遠遠短于中國。越南能否在未來持續吸收FDI的流入要打上一個問號。
某種意義上說,在教育水平、基礎設施均不達標的情況下,越南這個僅僅擁有低廉勞動力優勢的國家,在將人口紅利逐漸消耗殆盡之后,最終能否在全球制造業生產鏈上尋得一席之地都是一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