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不再做購物狂

一出境,就成了購物狂,似乎成了世界對中國游客的印象。
如今,出境游確實成了越來越多國人的選擇:一來條件變好了,出去看看成了優先選擇;二來又可以躲開國內旅游旺季的擁擠人群。只是,在世人眼中,選擇出境游的中國游客似乎也沒把重點放在優美景致上,而是把“購物”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但據國外媒體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已經開始遠離巴士游和瘋狂的購物之旅,他們愿意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以升級整體度假體驗。
“我會選擇自由行,這樣在吃、住方面會有更大的選擇余地,雖然可能花費會比一般的跟團游高一些,但可以真正體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在杭州一家外貿公司上班的張小姐說,“購物對我來說已經沒那么重要了,現在代購、淘寶都做得很好,不需要去國外買。”
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統計,到2020年,中國人赴海外旅游的散客在吃、住、行、娛、購上的花費將超過組團游客。這種轉變是中國游客境外奢侈品消費支出減速的原因之一。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游客在歐洲的總支出同比增長18%,相比前一年45%的增速以及2012年第一季度69%的增速急劇放緩。“睡廉價房、買高檔貨”曾是歐洲旅游業人士對中國游客的普遍描述,而今,這種刻板印象已有了明顯改觀。
“現在要想吸引中國游客,不是在店內安排一個會講中文的人那么簡單。”紐約一家主要服務于中國高端消費者的營銷旅游公司負責人說。雖然在目前遠赴海外旅行的中國游客中,散客仍只是一小部分。但這個細分市場的增速已開始超過組團游,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以自由行的方式走出國門。這對曾經只需要與導游做好接洽的品牌公司來說,更現實嚴峻的問題擺在眼前:如何吸引中國散客,這比接待旅游團可復雜多了。
再者,出境游早已不再是觸手不及的“奢侈品”,對于常走出國門的游客來說,他們無疑追求更多比購物實在的東西,比如人文風情、比如西方歷史,這些更新奇的體驗,正在讓他們逐漸慢下來。
相關報道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