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狂舞“雙反”大棒終將自傷
排斥中國光伏產品 必會招致有力反制
歐盟狂舞“雙反”大棒終將自傷
近日,中國機電商會發表聲明稱,由于歐盟完全沒有表現出通過磋商解決問題的誠意,中國與歐盟就光伏雙反案價格承諾的首輪談判破裂,這使得歐盟將于5月24日進行的是否裁定中國光伏企業雙反的投票前景蒙上一層陰影。專家認為,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歐盟近年來頻頻對中國揮舞貿易保護的大棒,其結果不僅損人也終將害己。對歐盟這種不斷挑起貿易戰的偏激做法,中國理應積極采取反制措施,由被動變主動,讓其得不償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借貿易保護排斥正當競爭
自去年9月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雙反”調查以來,中國光伏企業和行業組織積極應訴,以避免在失去美國市場后再度失守歐洲市場。然而,歐盟不顧中國的積極態度及其內部存在的反對之聲,直接回絕了中方提出的價格承諾方案,執意要對中國光伏產品課以重稅。
歐盟為何態度如此強硬,非要在貿易保護的道路上一意孤行呢?對此,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對本報記者表示,歐盟對來自中國產品排斥的態度由來已久,由于歐盟至今沒有認可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可以任意解釋中國企業存在所謂的傾銷行為,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就是要保證歐盟自己企業的生存和競爭力。而歐洲光伏產品的競爭力無論從哪個方面講目前都還不是中國企業的對手,所以歐盟只能采取這種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從小的方面看是為了把中國光伏產品阻擋在歐盟市場之外,從大的方面考慮則是通過抑制中國在國際市場的拓展,為歐盟的經濟復蘇掃平道路,顯然是一種以鄰為壑的表現。”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本報記者表示,歐盟內部通過對華“雙反”得到利益的這部分人發言權很大,在決策過程中具有重要位置。而歐盟百姓希望歐洲盡快走出歐債危機的愿望,使得歐盟內部主張對華強硬的人能夠得到百姓的共鳴,這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