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激辯創業板 業績成長是關鍵
在本輪的創業板行情中,出現個別創業板個股大幅度超出市場預期的上漲。在上漲過程中,機構對創業板的看法也在不斷變化,部分聲音認為創業板市場出現泡沫,部分聲音指出創業板上漲有其內在邏輯。分析師認為,事實上,支撐部分創業板個股不斷上漲的,主要還是其良好的業績增長能力,而這種成長能力在一段時間內將持續。
機構產生分歧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市凈率不到1倍,ROE超過20%,這樣的行業和公司竟然無人問津,但估值明顯高估的創業板被資金追捧。”某基金投資人士在私下吐露,自己非常喜歡投資于銀行股,其增長確定,市凈率低,安全墊較高。但不得不注意的是,更多資金選擇了將倉位配置在創業板個股上。以創業板個股掌趣科技為例,其股價因解禁在5月14日跌停,卻被四家機構席位買入。當日,掌趣科技被四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6820萬元,占當日成交總額的18.30%。掌趣科技經過前期大幅上漲后,5月14日以跌停告收。有投資經理曾表示,“對于創業板的一些個股,我們非常著急,雖然其成長性很好,但根本買不到足夠的量。”
前述機構投資人士在創業板個股上的分歧,事實上從今年初就開始蔓延。但不得不注意的是,積極投資成長股的投資經理,今年以來已經獲得不錯的收益。自4月中下旬以來,創業板指數從850點的平臺區域啟動,截至昨日收盤已經放量站上了1000點,報收于1073.58點。
后市還看業績成長性
“創業板之所以能在否定聲音中一直向上突破,主要還是在于其中一部分公司確實已經出現脫離實體經濟,形成穿越周期的增長態勢。未來這一趨勢會在公司二季度和三季度業績的確認下不斷加強,而那些隨著板塊估值上行而跟隨上漲的無業績支撐個股,則會隨著IPO開閘和業績回落而最終股價回落。”有分析師表示。
“創業板指數短期和長期的持續性都較好,三季度業績預期是影響節奏的內因。”某機構分析師認為,創業板上漲持續性取決于權重公司的表現。短期看,相關公司大都對2013年一季度業績進行了業績指引,短期增長不用擔心;長期看,在全球和國內經濟整體增速放緩且復蘇乏力的背景下,傳統產業被迫升級轉型,機會缺乏,新興成長產業中的中小市值企業反而有機會憑借其靈活性和后發優勢在變化中實現快速增長,長期也不用擔心。從中期看,相關公司三季度業績增長預期是影響指數節奏的核心內因,市場的風格切換和流動性都是影響指數持續性的外因。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