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價”如何帶來“低房價”
昨日,有一則新聞頗為火爆:在上海,一塊曾經被終止出讓的土地“重現江湖”。不過短短數月,掛牌起始價已經從2012年的13億元直接飆升至逾44億元,“升值”速度驚人。幾日前,同樣是在上海,兩天內推出數塊世博園區的土地,樓面價屢創新高,突破4萬元/平方米。
而這只是5月以來火爆的一線城市土地市場一個小小的縮影。
在5月初的廣州土地拍賣會現場,筆者曾親眼目睹近兩百輪競價后,白云區迎來了新的單價地王。而即使是調控最為嚴厲的北京,土地市場的熱度也毫不遜色:北京門頭溝新城地塊經過現場82輪競標后,最終被北京當地企業奪取,溢價率高達104%。
在土地市場搶地“殺紅了眼”的房企,轉身后要面對的,卻是一個被“看得見的手”嚴格管控的銷售市場。為了達到預期的房價控制目標,“限價”、“限簽”、“限預售證”……一系列限制背后,多家房企4月份的銷售數據出現環比下跌,尤以中心在大城市的房企為甚。
在這樣銷售受阻的情況下,房企“搶地”是和自己過不去嗎?非也。有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曾經對筆者坦言,現在出手搶地首先是資金充裕,然后,肯定是看好后市旺盛的需求,而在調控下的房企好比“躲貓貓”,就如同現在要達到紙面的均價下降,可以采取“兩套合同”或者“裸賣”形式規避一樣,在不斷地“調控”和“規避”的游戲中,而高地價的成本最終依然加在購房者身上。
5月已經過半,土地“盛宴”尚未過半,不知道后續還有多少個“地王”在等待。如果土地本身的價格已經成為了奢侈品,又怎么能奢望高成本的土地上建起“白菜價”的房子?
編輯: 標簽: 房企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